第六章 威胁



  “万景三年,淑妃生第三子,是当今陛下之三弟。”

  “万景二十二年,三皇子出宫,调回宁州藩地,封宁王……这是老皇帝要为当今陛下铺路啊。”

  赵笙一边翻看卷宗,一边这样感叹。

  三皇子在当时的皇宫素有贤名,可惜不是嫡生,封不得太子。

  老皇帝为求朝政安稳,定是要将这位能夺嫡的皇子调遣出宫的。

  出宫也就算了,还是直接打发回藩地,这便意味着他与皇位彻底无呢。

  待宗人府审判完毕,上奏皇帝,褫夺王位,再从宗室除名,就好关进天牢,等秋后问斩了。

  只是其中缘由,当真有那么简单吗?

  赵笙好歹是从地球现代穿越过来的,在史书上看过许多这样的事情。

  “宁王或许没有想过造反,但在皇帝眼中,他就是要叛乱的,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但这一切,都跟赵笙无关。

  宁王本意到底是不是要造反,那都是上面顶尖大人物的事情。

  而他这样的小人物,就连要在总事太监之间的斗法活下来都已是十分艰难。

  他要考虑的是,该如何撑过这场风波。

  “看卷宗上有写,宁王性子倨傲,气势凌人,之前已经有人去审问过了,若是这次叹。

  三皇子在当时的皇宫素有贤名,可惜不是嫡生,封不得太子。

  老皇帝为求朝政安稳,定是要将这位能夺嫡的皇子调遣出宫的。

  出宫也就算了,还是直接打发回藩地,这便意味着他与皇位彻底无缘。

  赵笙继续观阅卷宗。

  “万景二十四年,先皇宾天,宁王戍边,不得回。”

  “天光三年,帝诞辰,宁王不贺,帝斥狂悖,削三年俸禄……这倒是不惧,藩王都是自己收藩地赋税。

  大怒,小心活不长啊。”

  赵笙将卷宗合起,长叹一口气。

  后面的事情,其实不用看他也知道了。

  天光十八年春,宁王造反,入秋,兵败被俘,由何千岁亲自带厂卫羁押回京,如今就关押在宗人府呢。

  待宗人府审判完毕,上奏皇帝,褫夺王位,再从宗室除名,就好关进天牢,等秋后问斩了。

  只是其中缘由,当真有那么简单吗?

  赵笙好歹是从地球现代穿越过来的,在史书上看过许多这样的“宁王或许没有想过造反,但在皇帝眼中,他就是要叛乱的,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但这一切,都跟赵笙无关。

  宁王本意到底是不是要造反,那都是上面顶尖大人物的事情。

  而他这样的小人物,就连要在总事太监之间的斗法活下来都已是十分艰难。

  他要考虑的是,该如何撑过这场风波。

  “看卷宗上有写,宁王性子倨傲,气势凌人,之前已经有人去审问过了,若是这次我去审问,只怕没那么容易让他老实回答。”

  赵笙揉了揉眉心,翻动卷宗,翻到最后一页。

  上面记录着宁王府邸眷属。

  宁王在万景二十三年就被派去宁州戍边,一直身先士卒,对战死将领的子女也尽心照拂。….

    在宁王府的眷属中,就有许多这些将领子女,被他认养为义子义女,入读王府私塾。

  而他自己的亲儿子,虽然也被他派去军营磨练,但绝不会刻意让他吃苦。

  如果记载都是真的,那便说明宁王是个重情义的人。

  赵笙长叹一口气,心中已有了计量。

  ……

  第八日,赵笙从练功房中走出,整敛衣衫,梳正头顶乌帽。

  他抬眼远望,只见一轮金阳从宫墙攀升,在琉璃瓦上洒下一片金辉。

  赵笙与小桂子在府里弯弯绕绕,走了好几条宫道,总算到了宗人府大牢。

  宗人府大牢的名声不如天牢响亮,但胜在大气辉煌。

  好歹是关押宗室的,就算是坐牢都得比外面大气,方不失皇家威仪。

  大牢门外放有一对狴犴神兽,如虎,正气凛然,肃穆正气。

  几位装备精良的禁军把守大门,里面狱卒则由太监宦官担任。

  这里的狱卒比起外面天牢的来,可谓是天差地别了。

  外面天牢,狱卒大多是世袭担任,且油水丰厚,为千金不换的职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