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论证



  刘伯温和杨宪的关系的确不错。

  刘伯温看中的是杨宪处理事务和搜集情报的热情,还有杨宪那分析和总结的超人的能力,这是杨宪多年来从事特务工作锻炼出来的。

  刘伯温认为,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都趋于理性,像是搞科学研究,如清水一样,是君子之交。杨宪所以和刘伯温很要好,是因为刘伯温当时是朱元璋的导师,刘伯温一句话就胜过他杨宪谄媚朱元璋一年。当然,杨宪对刘伯温是深深敬佩的,刘伯温的学识和他那未卜先知的本领,都让杨宪为之深深敬服。

  刘伯温离开南京回青田县时,为刘伯温送行的寥寥可数的几人中就有杨宪,杨宪对刘伯温的离开深表遗憾。

  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回,就是因为朱元璋遇到了李善长这个大难题,他希望刘伯温能为他解开这个难题,但现在,他又给刘伯温出了个难题,那就是,你刘伯温和杨宪的关系非常好,为什么不推荐他当宰相?

  刘伯温轻易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确实。

  杨宪是个好人,但因为多年在特务部门工作,所以有了职业习惯。

  他对任何人都怀疑,也就是说,特务的人生观是‘人本恶’的,人生观首先就是错的,所以他不可能做到不掺杂个人的好恶和恩怨。

  刘伯温又说:“外面风传我和杨宪的关系好,即使真有,那也是我们个人之间的感情。现在您问我的问题,可是关系帝国命脉的事,我不能把私人感情掺杂到国家事务中来,这是很不负责的。”

  朱元璋对这样的解答很满意,于是就说出了他心目中的第二个人选:“汪广洋如何?”

  刘伯温对他的评价更低:“把十个汪广洋捆一块儿都不如一个杨宪。”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