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逃命



  “先祖南宫敬于两百年前得仙人指点,来这竹县定居,寻求长生大道,你等凡人怎会知道这其中的奥妙?”

  “县丞大人,你又喝多了。”一旁的侍女小声提醒道。

  “我没喝多!”说完南宫适就一头趴在了桌上。

  在座的众人一看这场面,全都落得个哈哈大笑,知县赵广及在座的众人早已司空见惯,不再理会南宫适,继续聊起了昨日竹县发生的一桩怪事。

  “你是没看到,那箭矢擦着门框,直入大堂门匾,当时我正在笔记,可把我给吓了一跳。”一旁的师爷说道。

  “听说上面有一封书信?”师爷旁边的一个富户询问道。

  “祝兄消息来得挺快啊。”知县赵广一杯酒下肚,右手捋了捋那硕大的肚子,酝酿好神态。

  “那箭矢自东门屋顶飞射而来,直插县衙大堂门匾,我命人取下箭矢,上面带有书信一封。”县令越说越激动,仿若那飞剑是他掷出一般。

  “敢问赵大人,那书信上有何内容?”

  众人在惊奇的同时,都不经意间把头朝桌里靠了靠,就连旁边的侍女也侧耳倾听。

  “叛军不日来袭。”

  众人一阵惊呼,谁都没想到会是这个内容。

  “本县起初以为,这箭矢的主人只是恶搞而已,目前只有方腊造反,可那方腊叛军远在杭州淳安县,距离我宁州相隔数郡之地,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既然有人好心报信,相比此时也不是空穴来风,今日我请各位前来,意识想请各位借用自家商路,打探一下消息是否属实,二是若叛军真的来袭,还请各位守望相助,保我竹县百姓。赵某在此谢过了。”知县赵广站起俯身拜首。

  “大人言重了。”

  “此等重要之事,大人可曾上报?”有人问道。

  “昨日我已安排人禀报贺知州,相比明日应该会有结果。”

  一夜无话。

  “大人,知县急找你去衙门议事。”一名衙役老远就在外喊道。

  “喊什么喊?催命啊!”南宫适被子一掀,松散的头发遮盖了略显疲惫的脸庞,但那一丝英气却被咆哮声牵动的嘴角撕扯的荡然无存。

  衙役推开房门,侍女进来给南宫适洗漱更衣。

  “大人,州里来人了,知县大人请您去议事!”衙役告罪后立在南宫适身后说道。

  “可知道州里来的是哪位大人?”南宫适整理了一下衣服,带着衙役走出了南宫府。

  “是张程张副将。”

  “是他啊,走!”

  县衙后堂,侍从早已被赵广支开,只留下两三人。

  “张兄,你来的可真早啊!”张程还未见到人,就听到前厅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随即院里出现了南宫适的身影。

  “你这小子昨晚又喝醉了吧,哈哈哈。”张程打趣道。

  “伯父回来了没有?”张程抱了抱南宫适,问候着南宫适的父亲。….

    “还没,虽然快一年没见到他,但我估计他好着呢,张兄不必牵挂。”南宫适摆了摆手,自觉坐到椅子上,端起张程的茶,喝了一口。

  “也罢,伯父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无恙。”张程家与南宫家是世交,习惯了南宫适的做派,自然也不会把南宫适的不礼放在心上。

  “张兄到此是不是为了前日那飞箭传书之事?”南宫适问道。

  “自是如此!”

  “那贺大人有何吩咐?”知县赵广显然更急于此事。

  “此人既然能知晓叛军来袭,定然是叛军高层,但又提前告知,所以贺大人猜测,此人极有可能是我朝廷中人。”

  “难道是影卫?”南宫适小声说道。

  “这个就不清楚了。”张程回了一句。

  “那我等该当如何?”赵广没有听到二人对话。

  “贺大人令我先来一步安排好,同时嘱令钱源带着援军赶来。”

  “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办。”赵广起身告辞。

  ......

  此时距离花魁选拔之日已过了半月有余,而王炎的一首《葬花吟》则赢得了众多青楼女子的青睐,以至于休沐的那几日,王炎拒绝了众多青楼女子的邀约。

  “表哥,昨日暖春居的陈素娇又托人来书院,想见你一面,你为何不见啊?”中午课余,刘澈,王炎和张青山三人在书院闲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