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第4/6页



    周嘉妮接受了一路热情的招呼,到了村委,张宝生脸上的笑还没落下来呢,见了她乐呵呵地道:"这回就你自己去,好好准备准备,到时候跟翟主任一起坐车过去。"

    周嘉妮详细问了问具体情况和时间,是在一星期之后,她正好能回省城再出个差。

    前几日汪前进的姐夫如约送来了冻鱼,她留了十来斤,就埋院子里的雪堆里冻着,计划带回去让她妈处理一下,等过年的时候吃。

    回头等市里的报告做完,也到了知青们回乡过年的时候了。

    这也是回家过年前最后一次出差,同时,把答应给二纺厂的蔬菜送过去。不过此时心头活动开了。没有张宝生倒是没啥,但是没有她对象.…

    周嘉妮就在旁边坐了下来,道: “队长,咱二期蔬菜搞个仪式吧!”

    张宝生愣怔: "啥仪式?"

    周嘉妮道: "你看,咱那半亩地

    采摘的是不是有些草率了?"张宝生想了想,也不算草率,当时县领导不是来参观了么?他觉得还挺长脸的啊。

    周嘉妮道: “咱当时只有半亩地,搞仪式都没法跟领导提,但是咱这二期大棚有三亩地,而且非常成功,蔬菜长势特别旺,也不像一期时三两步就能到头,所以咱们在这上头做做文章,把公社、县里、市里的领导请来一起采摘,再安排报社的记者也跟着,过来给领导们拍张照,也给咱们的塑料大棚拍张照,登到报纸上去。"

    张宝生一拍大腿,还没等说话,周嘉妮又继续道: “而且咱们旁边新扩建、新种植的,部分种子是不是都出苗了?整体看上去也非常乐观,领导们也能看到收获期和幼苗期两种不同状态却只有一墙之隔。咱们还被邀请去跟着人家专业团队学习,刘岩他们可还没回来呢,到时候也能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报纸上。"

    “同时,咱们也可以表明,甭管哪个区县、哪个大队,愿意来学习的咱们统统欢迎,带动整个市一起发展。"

    张宝生听的热血沸腾的,但听到最后又试探着问: “那要是全市都弄这个,咱公社还能拔到头筹吗?"

    他觉得其他的都行,最后这个得先问问公社领导。

    这个周嘉妮当然不会反对,本来也没想瞒着公社那边,有些工作最能直接支持到他们的就是公社那边啊。

    不过明年新闻一出来,马上就是全国性的了,但全国性的对他们影响也不大啊,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尝试。

    就像发展到后世,最终成为蔬菜之乡的也只是有数的几个地区,并不是满铺满盖啊。

    “集合众人的力量一起发展,比只有咱们几家要强的多。”周嘉妮道, "市里、县里收入高了,才会更重视,而重视之后就是大力扶持,比如说四通八达的公路,比如运输这一块,都会得到上头的扶持。"

    周嘉妮道: "要不咱现在直接去趟公社,听听翟主任怎么说?"

    “走!”张宝生现在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他没那么个脑子,就别否定年轻人更上进的提议和思路,积极支持就对了。

    翟项强的格局当然不会让他有张宝生那样的担心,他几乎瞬间就跟上了周嘉妮的思路,清楚整体发展比单腿蹦要强的多。

    如果能让别人

    把这个项目抢走,那也是他们大队自己发展不力,与公开的这个消息没有关系。

    况且,即使他们公开技术分享后不如别的区县、公社发展的好,那各地区也会记得他们西河公社、前进大队的好嘛。

    与他的名声上也是有助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