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半途遭遇,日骑覆亡



  七月初二上午,晴。

  河东军刚进入山区。前方斥候便传来日军骑队大举出动的消息。

  “快,快,快,披甲兵披甲。大盾上前架盾”

  “枪兵上前”

  “弓手准备”

  “甲骑披甲”

  一阵阵吼叫声传来。伴随着铁甲哗啦,令旗挥舞,马匹嘶鸣。

  斥候发现日军骑兵出战后,郭瑜已经安排常备轻骑一个队五十人前出骚扰牵制。

  剩余步骑紧张布阵。

  大盾兵局前,四米长枪兵在后,刀盾跳荡兵在战线两翼。弓手居中。

  阵型展开后,宽度约70米。步阵两翼为骑兵,常备骑兵立在步阵左翼平地。征召牧骑立在右翼山坡。

  两百个乡勇,一队刀盾一队长枪一队弓手,另一队照顾马车。

  乡勇除弓手外,其余都列阵在后作为预备队。

  半刻钟(七分钟左右),步阵堪堪完备。战场顿时安静下来。

  郭瑜中军旗与指挥旗是立在骑兵这一边的山坡上的。这边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己方一眼可以看到。而且可以俯视整个战场。

  说是踏平铁山,但是郭瑜并不敢轻敌。侵华日军可是有着远超河东军的组织与意志。相对来说,敌军才是一支正规军,而河东军只是一支乌合之众而已。

  阵型刚刚展开,前方己方骑兵已经快速奔来,向左翼靠拢。后方的日军追到离河东军阵两百米的地方渐渐停止。

  战场上只剩下了马匹的响鼻声。

  郭瑜并不着急。以日军的狂傲,必定会有一次进攻。

  十分钟后,日军骑阵全军压上,缓缓动了起来。一套战术动作非常流畅。慢步快步跑步。阵型整齐严密。进入一箭之地,马匹已经是袭步状态,阵型自然严谨。

  而河东军这边,在日军跑动起来后,弓手指挥官已经在大喊

  “弓手,70步,准备!”

  待日军进入一箭之地后,大喊一声“射!”一片“梆”子声。百多支箭向高空射出。

  两侧骑兵队列的一百多张步弓在指挥官的指挥下同时射出箭羽。

  这两百多支箭带走了日军十多名骑兵。日军阵型已经有些分解。(并不是士兵不够精锐,而是倒地的马匹与人员会影响阵型,同时快速奔跑的马匹,速度快的会自然的冲到前头,速度慢的自然拉在后面。)

  河东军弓手指挥官看都不看射出的箭。撕心裂肺的喊道

  “四十步,射!”

  这次河东军骑弓也加入射击阵列。近五百只箭画个抛物线落向日军。

  不过这波箭并没有对日军造成多大伤害。

  日军在第一波箭羽袭来之后,留在日军中队长的指挥下完成转向,骑兵跑动中一分二,左右转向画个半圆向后奔走。转向中,第一排骑兵纷纷拿出骑枪,向河东军射击。

  这些枪并不是火药武器。火药武器由于大荒规则问题无法使用。这些枪械被改造成弩。射击30厘米无羽弩矢。射程可达80米。不过马上上弦问题还无法解决。由于工具以及材料问题。日军也并没有大规模改装。….

    这些弩矢叮叮当当的扎在大盾上。尾部微微颤抖。些许流矢扎到后方长枪兵身上,大部分被盔甲阻挡。个别倒霉蛋中箭,倒地啊啊大叫。被什长一阵训斥,很快被后面的乡勇拖走。

  郭瑜立在山坡上,看见日军一沾便走。立刻下令左翼骑兵出击。

  一时间号角声呜呜响起,指挥旗四下摇摆。

  左翼赵子元得到命令,立刻翻身上马指挥骑队150名骑兵,包括一队全装甲骑一人三马缓缓跑动。

  他们的目的是黏住日军骑队。

  日军骑队刚刚转向没多久。日军指挥官便听见身后牛角号响起。便看见河东军左翼乌泱泱的大群骑兵奔出阵列。立刻意识到不好。

  刚才的一波箭雨,已经让日军指挥官意识到在没有炮火的掩护下,冲击兵种齐全的步兵阵列。只会让骑兵迅速灭亡。而骑队的及时转向更是避开了一次致命打击。

  现在的局面同样危险。骑队刚刚转向,手中远射武器也没有上弦,而且战马已经奔驰了一会儿。而河东军却是以逸待劳。

  日军指挥官咬牙决定再冲击一番敌军骑队,获胜后立刻返回营地。于是吹哨指挥两队汇合,转向后向河东骑队冲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