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故事之前



"                                                                                “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里,是睁眼的次数多,还是闭眼的次数多?”

  这是十几年前,某位幼儿园老师给幼小而缺心眼的我们出的一道脑筋急转弯。有的孩子觉得是睁眼的次数多,因为他们觉得睁眼的时间长;有的孩子觉得是闭眼的次数多,因为人死的时,有关于偏见,成见以及饱含着遗憾的故事——毕竟如果没有遗憾的话,人大概就不会成长了吧。我想让人们看见那种:一生不曾睁眼的人或者死前仍瞪瞪视人的那样的故事。

  我想回归到关于文首的那一段关于“睁眼与闭眼”的话题。我小的时候觉得是睁眼的时候居多一些,因为在我看来,我始终是在睁着眼睛,唯有睡觉时是在闭眼,似乎是睁眼的次数多(我小的时候显然没搞明白问题,也不理解逻辑)我小时候还觉得睡觉的时间短,清醒的时候多(事实上恰恰相反)。我曾以一种独断而唯心的想法来审视我所处的世界,其恶果在我高中时显现出来了。对了,我将在下面讲的就是我高中时的真实故事,我现在想要把它写出来,一来是真的想要放下了,二来也是想的次数多,还是闭眼的次数多?”

  这是十几年前,某位幼儿园老师给幼小而缺心眼的我们出的一道脑筋急转弯。有的孩子觉得是睁眼的次数多,因为他们觉得睁眼的时间长;有的孩子觉得是闭眼的次数多,因为人死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当然,也有孩子觉得是一样多,因为有闭眼就有睁眼。我记得幼儿园老师告诉我们的答案是:次数一样多,有闭眼就有睁眼。老师还补充了一句——这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的我对这个答案持否定态全的人们,用成见代替思考的人们,活在自己的妄想中的人们,会不会有什么可以让他们从其世界中走出来,然后愿意去拥抱他们所不知甚至反对的所有呢?

  我相信文学有这样的力量。

  我想讲述这样的一个,有关于偏见,成见以及饱含着遗憾的故事——毕竟如果没有遗憾的话,人大概就不会成长了吧。我想让人们看见那种:一生不曾睁眼的人或者死前仍瞪瞪视人的那样的故事。

  我想回归到关于文首的那一段关于“睁眼”似乎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晴天多,事实上我以前会希望我的一生永远处于阳光明媚中。

  但现在我不再这么想了,永远的晴天不会一直让草木生长,而适度的雨水却有能力催生万物。就像落在你身上的暴雨也会让你长大的,对吧。

  所以其实生命里的晴天,有三分之二就很好很足够了。余下的三分之一,请交给让我们成长的暴雨吧。我这样想着,下定决心,写下了我和那些女孩的故事,我要把它,献给所有不晴不阴的天,所有的暴雨天。

  还有

  总归会晴朗的明日。

  穆铎 2023.3.1于沈阳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