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喝茶-第2/2页
王东旭是品茶大家,双手接过茶杯后,抿了一口,细细品味一番,感叹道:“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鲜爽、茶韵芬芳口味醇厚、香气高长纯正、回甘生津,应当是特级观音王了。”他轻轻地放下茶杯,拿起那袋没有标识的茶袋,抖出几片茶叶来看,更是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条索肥壮、匀整重实,砂绿乌油润,错不了!”
张元富笑了笑,他自然不会说这可是极品观音王,市面上可以卖到几千块钱一两。但在他这等富豪眼中,几千块钱的东西就和几毛钱的东西一样,都是不值钱的。“王大师,唐师傅可知道,‘叹茶’(粤语喝茶的意思)也有段‘古仔’(古仔,粤语故事的意思,讲古就是讲故事,相当于北方的说书)?”
唐晨不熟悉这个,当即摇了摇头。
张元富来了兴致,也没有急着问他们在青坑村发现了什么,啜了一口茶水,才缓缓地说道:“叹茶,其实源自南海。在清朝咸丰年间,南海就出现了一种叫‘一厘馆’的食肆,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内部设备很简陋,木桌板凳,供应糕点,为客人提供一歇脚叙谈、吃东西的地方。后来‘茶话’改成‘茶居’。‘居’的意思大概是想适合文化人或有闲人士的情趣,给他们有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后来,生意做大之后渐渐改名叫‘茶楼’。但一般小市民想要叹茶,却又上不起茶楼,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叫‘二厘馆’的茶馆,也供同样的点心,满足了星斗小市民所需。当时年,‘二厘馆’的茶资只需二厘钱,茶楼的茶资却要三分六厘钱,相差足足十几倍,故当时就流行‘有钱楼上楼,无钱地下蹴’的讲法……”
唐晨恍然大悟,原来粤省人喜欢喝早茶是源自这里,还有个这么有趣的典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