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别有天地-第2/3页
元初当即四下奔走起来,忽见十余丈外有间茅屋,顿时又惊又喜。
奔至屋前,扣门而呼,十息有余,竟无人应答,元初轻轻一推,门即向内而开,遂举步入内。
一瞥眼间,只见屋中陈设简陋,堂上只一桌一几,此外便无别他物,元初也不加思量,自然而然的向右侧转去,是间小室,室中竟然还有床榻桌椅,只不过都是由粗木搭成。
片刻后,元初走出房屋,定了定神,心想:“莫非当年那位武吃前辈在此处居住,随即又想到自己若未按前辈要求而做,恐怕也发现不了这里,随即又感庆幸,内心顿时欢愉几分。”
原来武吃云野这一环环相扣的设计,也是对人性的考验,他这武吃九破枪法乃是传世枪法之源,非心性善良纯厚之人不得相传。
元初绕着谷底而行,察看一遍,但见四下削壁环列,宛似身处一口大井之底,站在此处抬头仰望,犹如坐井观天,但如坐在此处,望上去尽是白云浓雾,不见天日。
环走几圈以后,元初发现这里并无禽鸟野兽,但好在谷底果树繁多,果子想来可以充饥,心中又多了几分希望,只是这如削的石壁却是无一丝攀爬下脚之处,不得出去。
再次进入茅屋,元初见那桌几虽然尘土太多,但用手轻遥竟然还稳固如初,只有那床榻之上的藤席已经严重损坏,床榻也是霉旧松动,想必是茅屋年久失修,漏雨浸泡之故。
当下,元初扫灰擦尘,打扫起茅屋,他决定移住这里。
数日之后,茅屋涣然一新,元初又寻些藤条,依照破旧藤席纹路从新编织一张新席,这居住条件改善,让元初又增加许多生存动力。
收拾好茅屋后,坐下休息的元初心想:“这水流湍急,不知通往何处,而这如削崖壁,高耸入云,无法攀爬,却不知该如何出去,幸运这谷底有些果子,尚还能有食,后面却也不知如何是好。”
片刻后,元初又想:“石壁上的的武吃九破很是相似于霸枪诀,也不知谁脱胎于谁,倘若这武吃九破当真比霸枪诀厉害,我现在已经将九式招式习会,若能将那刻于石台上的心法一同领会,到时便可远胜于霸枪诀。反正在这谷中左右也无别事,又无办法离开,我不如参悟心法修习,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倘若便算我猜错了,这石台上的心法其实毫无用处,最多也不过浪费些时日而已。”
元初想明白后,心中便无挂碍,便回到石洞之中,参究心法,自第一式认真习起。
几日后,修习进展缓慢,元初又心想:我便算真将心法与招式融汇贯通,但既被囚禁在这四周石壁如削的山谷之中,总是不能出去。幽谷中岁月正长,今日练成也好,明日练成也好,都无分别,就算练不成,总也是打发了无聊的日子。元初存了这个成败不计的念头后,居然进展奇速,只短短半年时光,便已将石壁上所刻九式枪法的半数参详入门,尤其是将最难最实用的第三式对打式的招式与初窥门径,此式可破剑,破叉,破短刀,双刀,铲等兵器招式,只不过石台上所刻心法却是进展缓慢,因为元初发现,要想领会心法还必须将九式枪法全部学会后才能修习。
在此元初每日除了练功,便是采摘果实或者到水里捉鱼,倒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是到了冬季,遍山冰雪,寒风透骨,这份苦处更是难以形容。
元初练完第四式勾扑式,可破鞭,锏等和第五式虚串式,便已知这武吃九破果然非同一般。只是越练到后来,越是艰深奥妙,进展也就越慢,第九式破阵式整整花了三个月时光才初窥门径,最后更是用半年时间修习心法,因为这心法讲的是如何将九破枪法各招式之间相互转换衔接。
元初在这山谷幽居,至此时已两年有余,从一个孩子长成为十五岁的少年。最后半年中,他见枪法再提升已经非常缓慢,唯有日后多加练习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便又专心修炼洗髓**第二篇,现也是修行圆满,但却始终无法突破修行第三篇。
既然洗髓**也无法修炼,元初又开始专心修炼内力。
这日,元初在自己的房间内,闭目运功,却是元初感觉到自己丹田中的真气隐隐有些躁动,就像被阻塞的洪水,不断拍打着岸堤,急需一个发泄口。此前元初也有好几次丹田内的真气隐隐有些不稳,而自己在武者后期巅峰境也停留许久了,内力也不再长进,想来也是达到巅峰顶层,需要跨入下一境界,然而元初忙于练枪,再加上元初觉得最好能够一次性突破,毕竟要打通一条经脉不是那么容易,故元初一再压制体内真气,聚集更多的力量。而这次的变动不同以往,元初觉得很难再压制了,若不再赶紧找个发泄口,恐怕丹田就要被撑爆了。所以元初也就不再犹豫,决定趁机冲击第二条奇经—冲脉,甚至直接突破至武师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