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下扬州
李瑜劝道:“老太太,这些倒不算什么,宝玉毕竟年纪大了,是要读书知礼的时候了。
咱们公侯之家,虽不求子孙能有许多的功业,便是凭靠万贯家财,荣华一生也是不难的。
只是如今宝玉过于散漫,总得调教打磨一番。
依我所见,政老爷爱子之心不弱老太太,只是他爱之深,责之切,因有了这遭。
老太太试想,若整日里无人看管宝玉,任由底下那些惫懒贪欲之人、无德无耻之辈同他相处。
长此以往,即便是无瑕美玉,终陷泥泞,不也成一块无人欣赏的顽石了么?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早些点醒他,也好过往后遭罪。”
贾母听了李瑜苦口婆心地劝她,况且其所言句句诚恳,颇有道理,心下欣慰,叹道:
“可惜以往你在宫中伴读,如今又要千里南下,没时间教管宝玉,否则将他托付给你,老婆子我才好放心啊!”
李瑜笑说道:“各人自有缘法,想来宝玉聪慧,但凡明白了事理,一朝顿悟,来日叫老太太刮目相看,也不无可能。”
贾母眉开眼笑的,额间皱纹堆在一起,道:“你惯是会讨我开心的,如若宝玉有你三分的能耐,老婆子我也能同先国公有个交代了。”
说罢,脸色又转悲,叹了口气,问道:“你今儿个过来,是要南下了么?”
李瑜坐在贾母身旁,轻声道:“李瑜此来,正是同老太太辞行的。未时便坐船去了。”
三春在一边听见了,探春惊问道:“今日便走么?瑜哥哥也走得太急了些。”
李瑜看了一眼探春,又转头向贾母说道:“圣上隆恩,准我元宵过后再走,已经玩了许久了。
只是做臣子的,不敢拿大拖延,因此昨日里便着范二往水运商行买了船票,正可巧今日难得的好天气,因此便定在今日走了。”
贾母点了点头,道:“你做事一向很妥当。此番受了圣眷,定要把握好机会,往后光复你李家门楣,老婆子也算不辜负你母亲的嘱托。”
李瑜面带悲苦,强作洒脱道:“我自小由老太太抚养,倒是没往外地去过。今遭有了机会,又是欢喜又是难过。
喜在一览江南景胜、民俗风光,又有机会随老太傅求学,人之一世,难有这样的机缘。
悲在尚未在老太太跟前尽孝,离乡远游,难免愧疚。只盼您多保重贵体,顺心顺意,百病不侵,孙儿虽远在异乡,早晚也记挂着您。”
说罢,又对鸳鸯正色道:“鸳鸯向来细致体贴,老太太由你照顾,想来是无碍的。只是不可只由着老太太的兴头,若有不当的,也应及时规劝才是。”
鸳鸯听了,保证道:“鸳鸯记下了,瑜大爷也要保重才是。”
贾母见李瑜孝心真挚,感动得湿了眼眶,哽咽道:“瑜哥儿在府里,同宝玉一般,也是老婆子的心头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