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核雕神韵,取之象外,得于言表



    会议室里的屏幕上,此时播放的正是邵元明的视频。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邵元明的雕刻手法,已经镇住了在场众人。

    一人感叹道:“要说最有希望打败邵元明的,自然是这位非遗小学生了,可他太年轻了,还没有体悟到大师的意韵。”

    许烨询问道:“什么是大师的意韵?”

    他现在卡在了这一步,正好问问在场众人。

    一男子道:“‘气’者‘生气’,‘韵’者‘远出’,曰‘气’曰‘神’,所以示别于形体,曰‘韵’,所以示别于声响。‘神’寓体中,非同形体之显示,‘韵’袅声外,非同声响之亮澈,然而神必托体方见,韵必岁声得聆,非一亦非异,不即而不离。”

    另外一男子紧跟着道:“画之写景物,不尚工细,诗之道情事,不贵详尽,皆须留有余地,耐人玩味,俾由其所写之景物而冥观未写之景物,据其所道之情事而默会未道之情事,取之象外,得于言表,‘韵’之所谓也。曰“取之象外”,曰“略于形色”,曰‘隐’,曰‘含蓄’,曰‘景外之景’,曰‘余音异味’,说竖说横,百虑一致。”

    许烨细细品味其中的意思。

    周敏解释道:“评判其中的神韵,一看雕刻工艺,二看是否传神,作品蕴含着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即便是同一件核雕作品,也会呈现不同的层次。”

    两个男子说完,顿时摆了摆手。

    “我给你说这些干嘛,浪费时间,赶紧想办法吧,不能再拖下去了。”

    众人再度讨论了起来。

    许烨则陷入了思考之中。

    意韵神韵。

    他之前想模仿王叔远的核舟,却总是感觉差了点意思。

    缺的就是神韵。

    形似神不似,那模仿出来的只是照猫画虎,旁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许烨隐隐感觉心中有所明悟,当即看向周敏。

    “带我去看大师作品。”

    周敏点了点头。

    两人快步出了会议室,来到了另一个房间之中。

    这个房间之中摆放着一个个小玻璃柜,玻璃柜中有着台子,台子上则摆放着诸多核雕作品。

    这里是核雕研究所的展览馆,每一个核雕都是大师之作。

    许烨进来之后,当即就挪不动脚了。

    作为吸收了核雕大师传承的人,在许烨的眼中,这些作品实在是太精美了。

    美于外形,美于神韵。

    许烨站在一个核雕作品《十八罗汉》面前,停下脚步细细端详。

    此时的周敏目光诧异。

    “他刚才问意韵的事情,不会是已经体悟到了这一步吧?难不成他真能这么快感悟到这一步?”

    周敏的心里充满了惊讶。

    让作品富有神韵,唯有核雕大师可以做到。

    这等级别的核雕大师,整个华夏目前还活着的,不超过二十个人。

    这还是因为核雕如今进入古玩市场,可以赚钱后学的人多了的缘故。

    三十多年前,核雕大师级别的人物可以说屈指可数。

    毕竟,学习核雕太苦了。

    从学习到正儿八经的出师都得十几年,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能日复一日的去钻研磨练雕刻技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