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千古骂名(4100字章)-第4/4页
【大兴元年,十月十五,秦风缢杀少帝于镇南王府。】
秦风看着这行字,双眼无神,随后当场赏赐史官黄金百两,以示鼓励。
女帝芷柔登基之后,朝政彻底被秦风掌控,各地世家门阀人员纷纷辞官,全国各地兴起抗议之风,声称秦风弑君、排除异己,对秦风以国贼相称。
秦风只是命令吏部,往各地派遣参加过本国科举的举人、进士、秀才,暂时顶替这群撂挑子不干的世家门阀子弟,同时派人通知前线撤兵。
短短数日,大梁国风云突变。
但因为芷柔恢复了慕承生前的政策,与民休养生息,大梁国勉强维持了稳定,但已是风雨飘摇。
没有了这些世家门阀官员,各地军政日渐混乱,秦风忙得焦头烂额。
正在大梁国收集情报的潜狼卫,也立即以飞鸽传书通报国内。
正在豫章练兵的梁萧和公孙业听闻大梁情况,也震惊失色。
“弑君,迎立自己的妻子?这真是老夫当年认识的大梁镇国侯?”公孙业一脸不敢置信,随后苦笑,“弑君之事,老夫怎么也无法和这样的人联系到一起,匪夷所思!”
梁萧同样震惊良久,随后幽幽叹息:“正因为他是秦风,才会做出这些事来。咱们不清楚大梁国的具体情况,我也只能猜测,慕玹触犯了他的底线,而且还被他找到了自己不是先帝亲骨肉的证据……”
公孙业若有所悟:“你是说,他有心背负骂名,只为保住慕家国祚?”
梁萧望着飞鸽急报上面的“一夜白头”字样,微微颔首,心情复杂。
“春秋有伍子胥一夜白头,我如今才深信不疑……”
“以大梁国如今的情况,会从武荣州撤兵么?”公孙业焦急道。
梁萧答道:“撤兵与否不至于,两国一统时机成熟,我国不可接受修好提议,待我收复交州,即可转道东南,直取大梁。”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梁萧又等到了后续送来的飞鸽传书,确认了大梁国情况,这才奋笔疾书,安排八百里加急,往京城送信。
“益州部队,应该也快到了吧?豫章的将士们已经等不及了。”
此时,京城收到了东海捷报,军民大喜。
朝会上,穆令名喜不自胜:“犬子无愧皇恩浩荡!”
百官纷纷称赞:“穆侍郎的确是文武全才!”
穆令名连忙摆手道:“非也,是安国侯教导得好,犬子在随安国侯征战四方之前,也只是粗通兵法!犬子不也说了么?是安国侯研制的‘大乾天火’焚尽敌船,安国侯当记首功!听说敌人还妄图泼水灭火,结果反而导致火势越来越大,简直不可思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