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吴用使时迁盗甲(下)



    且说鼓上蚤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带了诸般梁山君子的物事,往汴京来。一路无事,投个客店住下。

    次日时迁摸进城来,找路人打听金枪班教师徐宁家。有人指点道:“班门里靠东第五家黑角门的便是。”

    时迁便来到班门里徐宁家踩点,他先看了前门,随后看了后门。只见那是一带高墙,院里有两间小巧楼屋,旁边有一根立柱。

    时迁看了一回,寻个街坊问道:“徐教师在家里么?”

    那人看了看日头,道:“眼下时辰他应没在家。”

    “他在何处?”

    “应在大内当值未归。”

    时迁又问道:“不知几时归?”

    那人应道:“直到晚上才归来,你要寻他只得夜里去。他五更天就去大内随班,白日里寻不见他。”

    时迁谢过那人,回客店里来,取了夜行衣衫,藏在身边。他吩咐店小二道:“我今夜有事,多半是不归,还请照看下房中,莫叫人偷了我行李去。”

    小二道:“客官只请放心去,我家这店是百年老号,包管丢不了东西。”

    时迁再回到城里,买些晚饭吃了,随后到金枪班徐宁家。看看天色黑了,四下无人,时迁进到班门里,爬到土地庙后一株大柏树上。他一节节爬上去树顶,用两只腿夹定树干,骑马儿般坐在树枝上,悄悄张望。

    等不多时,只见一汉子归来,往徐宁家里去了。那人六尺五六长身体,腰围膀阔,正是金枪将徐宁。班里两个人提着灯笼出来关门,用一把锁锁了,各自归家去了。

    此时乃寒冬天色,却无月光,时迁见班里静悄悄的,便从树上溜下来,爬上徐宁家后墙,又从墙上爬下来,不费半点气力,也无半点声息。

    汴京地贵,徐宁虽是大内金枪班教师,也只买得起个小小院子。时迁见厨房下灯明,有两个丫环在那里收拾,便从楼边立柱上爬上去,在檩条顶端的搏风板边伏做一块儿,偷眼往里面看。

    金枪手徐宁和娘子正对坐在炉子旁边烤火,徐宁怀里抱着一个六七岁孩儿,在那里逗弄。再往上看,卧房梁上果然有个大皮匣拴在上面,房门口挂着一副弓箭,一口腰刀,衣架上挂着各色衣服。

    正此时,徐宁叫道:“梅香,你来与我叠了衣服。”下面一个丫环闻言上来,在侧首桌上把徐宁衣服都叠了,包在一个包袱内,放在烘笼上,又往烘笼里加了些炭和冰片。

    约至二更天,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值也不?”

    徐宁道:“明日天子驾幸龙符宫,还得早起五更去伺候。”

    娘子听了,便吩咐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你们四更起来烧热水,安排点心。”

    时迁自忖道:“眼见梁上那个皮匣子,应是盛着那雁翎甲在里面。我若是半夜下手,万一被他发现,只怕闹起来,明日出不得城,误了大事。不如且捱到五更,等徐宁出了门再下手不迟。”

    等不多时,徐宁夫妻两口儿并孩儿上床,两个丫环在房门外打地铺,五个人都睡了。房里桌上,留着碗灯未灭,留着供早起时生火用。

    等众人都睡熟了,时迁从立柱溜下来,从身边取个芦管儿,从窗棂眼里一吹,把那灯吹灭了,又爬上搏风板旁边伏了。

    四更天时,徐宁起来,便唤丫环起来烧水。两个丫环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那梅香叫道:“哎呀,今夜灯灭了!”

    徐宁是惯常的起床气,只喝骂道:“没眼力的货,你不去后面邻居那里讨灯,还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