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彭公子
没有,奶奶说了,搭配着吃,王大妮道,不过你喜欢吃白面,我可以特意帮你做几个白面馒头。
不用了,就多捏几个窝头就行,我就和大家吃一样的。苏瑾颜说着,眼睛打量着厨房里的物件,心下记下了一定要多买些食材回来,这是家人,不能吃得太差了。不然自己冒险去赚那些钱又有什么意义。
想到冒险赚钱,苏瑾颜便想到了漳河镇那个奇怪的老太太,该去探探她的深浅了。
苏瑾颜一路走山路,翻山越岭地,直线到达了漳河镇。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感慨道,去哪里找个詹天佑过来呢,这里急需打洞修路。
苏瑾颜走在漳河镇的街头,逛逛买买,背篓里已经积攒了不少的东西。就在她在一个小摊前面挑荷包的时候,她感受到了那个柯妈妈的气息。
苏瑾颜随手拿了一蓝一粉两个荷包,付了钱,便开始跟着柯妈妈了。
苏瑾颜停在一个高大的门户之前,上面端端正正写着彭府。门口两只威武的大石狮子,门侧一对半人高的抱鼓石,还有门口四个精神的护卫都在腰边斜挎着长刀。
感觉比潘家镇任何一家门户都要高呢。苏瑾颜嘀咕一声,转身进了旁边的巷道,绕了一圈后,她发现这彭家至少大概占地足足有十亩。在西南侧,柯妈妈和那个老太太的气息最为清晰,而且能够听到她们两人的说话声,只是那个药铺的老大夫,却是完全没有感知道。
苏瑾颜就在彭府的西南侧找了一个酒楼挑了个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点了五个小菜,一壶清茶,一边吃着喝着,一边听着彭府的动静。
那个老太太是彭府的老太君了,至于老太君这个称谓,倒是让苏瑾颜有些意外。细听之下,终于明白了彭家原是在京都做武将的,但是彭家老太爷没有了,老太太带着大家回到老家漳河镇,而彭老爷还在京都盘桓,希望能再次为官,实现家族的中兴。
看来还是有点背景的,只是落魄了,但拿出两万两来买灵芝还是说不通。正如此想着,旁边响起一个年轻的声音,姑娘独自在此可寂寞?
苏瑾颜抬起眼皮一看,是一个身着象牙白锦缎绣竹纹的年轻男子,手执折扇,腰间挂着香包玉佩,人却长得身高体壮,倒像是个练家子。
苏瑾颜侧头看着他,越看越觉得这一身的书生装扮,配上这壮实的体格有些不搭配。五官倒是长得大气俊朗。
寂寞倒是不寂寞,就是饭菜有些不够吃的。苏瑾颜右手支着下巴,眼睛瞟了瞟桌面上已经空了的五个盘子,看着他说道。
这倒是巧了,本公子刚来,也要点些酒菜,不如一起吃,可好?他说着就招呼与他同行的两位年轻男子坐在了苏瑾颜的桌子上。这两个同行之人倒都是瘦弱书生形象,相貌平平,甚至有些黑眼圈在。
姑娘,您可真是好运气,这彭公子可是新进从京都回来的,是见过大世面的。一个肤色略微深的同行男子说道。
哦,彭公子。苏瑾颜若有所思道,这个彭家的公子吗?
苏瑾颜一指自己旁边一直观察着的院子说道。
可不是嘛,我姓宋,他姓姜,是彭公子的同窗好友,我们都在县城的临泉书院读书。那个肤色略深的宋公子说都,旁边的姜公子倒是很沉默。
说话间店小二过来点菜,宋公子一见店小二过来,便道,刚才这位姑娘点的菜再上以便,再来四碗燕窝,一个酱牛肉,一个烧花鸡,一个松茸,一个鱼就可以了。对了,再上四壶酒来。见状苏瑾颜跟了一句,宋公子点这么多,待会儿谁付账呀?
宋公子一听,楞了一瞬,继而看向彭公子,彭公子见状掏出一枚十两的银锭,交给店小二,只叫他不够了再来说一声。
苏瑾颜见此不禁看向彭公子,倒是装得斯文得很呀,你奶奶被称作老太君,那家里一定是武将,再看他,就是从小按武将来培养的,现在居然穿上了书生的衣服,去读书院,还交了两个斯文败类的朋友。
姑娘为何如此看着彭公子?宋公子问道,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名在指,姓为根,我姓王。苏瑾颜点头道。
王姑娘好学识!彭公子道,不知姑娘有何喜好?
苏瑾颜莞尔一笑,原来古人搭讪撩妹也是从问喜好开始的,我和三位公子同好,喜欢读书,不知这镇上有没有什么卖书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