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药材珍贵望北边-第2/2页



    按照憨憨的说法,这叫自我实现需求,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最能体现的地方就是改变别人的命运。

    一般人想要做到很难,有封地的亲王对自己的封地百姓则没问题。

    百姓种地会比,别人种的地产量高,自己为什么不行?

    养鸡也比,别人家的鸡下蛋多,自己家的鸡作甚呢?光吃不下?

    封地建设自然一样比,兄长和弟弟的封地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封地的百姓知道了咋想?

    故此朱棡在认真学习,其他的亲王也学,包括太子朱标,是种良性竞争。

    朱棡点点头:“里长伱多想些法子,到地方咱立即用上,咱自己不行,太难了。”

    “殿下放心,不但有办法,还有东西,咱们两个月后出发如何?”里长说个时间。

    “两个月那边就收小麦了?”朱棡算算日子,眉头皱起来。

    他知道两个月之后,有的地方就准备开镰了,除非自己的队伍半个月抵达,否则那里一部分地方小麦晒差不多了。

    这点他学了,不会错的,显然去晚了,接着种大豆和高粱?几月份收?

    “殿下,先派人去,告诉当地百姓收小麦的时候割高茬,然后放火烧。

    不要全烧了,秸秆还有别的用途,就烧高茬的,茬低了点不燃。

    烧完了咱们过去再翻耕,主要目的是把一些虫卵和病毒烧死,这样方便后续操作。

    包括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平种小麦的,都该烧一下。

    不差那几天时间,烧好的灰还能用来当肥料,割高茬节省时间,腰无须弯那么低。”

    里长提议放火少秸秆,总不烧不行的,缺肥,同时还有病虫害,上哪那么多好的肥料和农药往里填?

    朱棡这才点头:“确实行哈?回头咱就找人过去说,那草能干啥?喂牲口?马牛羊爱吃吗?不是说只能喂一部分,光吃一种不行,那么多……”

    他又知道了,看样子没白学,他比历史上的自己强一百倍,可以碾压的那种。

    “咱现在有发酵技术,之前就有,不过菌不好找,这不就选出来了,下一部分大批量繁殖,正好拿来用,很多。

    还有剩余的小麦秸秆,咱们造纸,想把小麦秸秆制作成可书写的纸很难,工艺要求高,成本增加。

    咱只用它造草纸,包个什么东西了,或者出恭之后用,比棍子和厕筹强,殿下应该知道。

    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百姓生病的几率,同时增加了造纸业的就业岗位。

    太原府可耕作的地少,受战争影响,那里的人口反而多,人口是资源啊!不利用的话,他们会移民的。”

    里长耐心地讲解,太原府人口比例大,耕地面积少,人的生活自然不够好。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