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一念之差



br />

    皇太极之所以选择冬季出兵,一方面是要等秋收以后军粮充沛。

    更主要的原因是天气。

    满人常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抗寒能力极强。

    对他们来说,冰天雪地是常态,每年的冬季长达五个月。

    相比之下,汉人肯定不如他们耐寒。

    然而皇太极这次可是陷入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中。

    明军的人不如他们抗冻,装备可是比他们好太多了。

    羊绒衫、皮夹克配上羽绒服,都是今年的新产品。

    在宣府、大同一带,毕自肃依照傅斯年的规划,开设了大量毛纺、皮革厂。

    而鸭绒就更容易获得了。

    生物治蝗模式推广以后,全国的禽类养殖业十分兴盛,鸭绒这玩意傅斯年岂能忘了?

    所以皇太极预想的优势不但不存在,反而成了他们的劣势。

    尤其是关外,漫天的大雪反而给明军提供了便利。

    沉重的火炮从前极难运输,关外遍地是厚厚的积雪,爬犁的存在却让运输火炮更加便捷。

    在初二这天,各地同时发生了战斗。

    关内的蓟州、大安口同时被后金部队攻打,而关外的广宁、西平也在这一时段受到攻击。

    双方同时鏖战一天,结果却大不相同。

    在傅斯年的建议下,刘策将绝大部分蓟州镇的兵力集中于此,且外围施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让后金没捞到半分好处。

    别说粮食早就收走了,就连干草都没给皇太极留一把,遍地都是烧荒的痕迹。

    后金的士兵能对付吃点肉干,带的马料却日渐稀少。

    这大冬天的,连点植被都找不到,眼看战马是越发虚弱了。

    此时就连代善也没法支持皇太极了,找到他坚定地说道:

    “老四,这不对劲儿!汉人明显早有准备,这是一个圈套!留在关外的游骑哨探有消息了吗?老家的情况如何?”

    这番话也问到了皇太极担忧之处。

    一连多日,关外的哨探都没消息,原先埋在关内的各条暗线也都没有动静。

    现在进关的这五万人马就是瞎子、聋子,只能闷头四处乱窜。

    他不是没想过直奔京师而去,可是自古以来,孤军深入的军队,就没有不把身后打扫干净的。

    如今在遵化碰壁,在蓟州又受阻,皇太极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恐怕这次连京师的边也摸不着了。

    此时阿济格出了个主意:“现在不知老家的消息,不如这样,咱们沿着明朝边界的城墙东进!”

    “如果袁崇焕的主力还在,咱们就从关外的朵颜部旧地退走。若是袁崇焕真的已经向关外进发,咱干脆就占了山海关!”

    皇太极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呀!

    他越想越觉得合理,立即下令全军向大安口方向增援。

    前次因为莽古尔泰有怨言,这次攻大安口的次要任务就交给了他。

    可皇太极领军到达的时候,却看见莽古尔泰自己都负伤了。

    “怎么回事?这么难打嘛?”皇太极皱眉问道。

    莽古尔泰没好气地往关前一指,说:“你自己看吧,看那上面是谁的旗帜,又有多少人!”

    皇太极抬眼望去,只见城关上高高飘扬着“傅”字大旗,且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