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皇帝的援军-第2/3页



    他们一个个青衫儒巾,手里举着一面面小旗子,走几步就要举一下。

    队伍的最前头,还有人举着长条的绢布。

    上面应该写字了,但距离太远,韩爌看不清。

    他有点迷糊,心道:“看人数,不得是国子监的监生全上街了?这是哪个大儒去世了吗?”

    他以为那些士子手里打着幡儿,后面还推着车,给当成了送葬的队伍。

    估计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其实是见证了一回公车上书。

    游行的队伍渐近,韩爌的瞳孔猛然收缩。

    “不是出殡!是冲我们来的!”他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

    只见那些士子手里的小旗上,一般都写着:严明纲纪、护国庇民、节义文章、发扬正气……

    而最前头的横幅上,用醒目的字体写着:

    支持科举革新,反对东林官僚,吾皇圣明!

    站在城墙上的东林党人,只觉得头上狠狠挨了一闷棍,一个个被打得眼冒金星。

    韩爌翕动嘴唇,好半天才挤出一句干涩的话语:

    “昨天不是让人回去联络乡党和学生吗?怎会如此?”

    钱龙锡痛苦地闭着眼,好半天才睁开,颤巍巍地道:

    “我们才多少人?就算每个人都拉来两三个,加起来也不足千人。这下面怕不得有上万人?”

    士子们游行,看热闹的人更多,浩浩荡荡跟着来到了皇城根,想看看这些士子们到底想干嘛。

    朝堂上那些中立的官员看得直摇头,心里都闪过同样的年头:

    东林党这次输惨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万民心声清晰可闻,任你们舌灿莲花,也难敌汹涌的民意。

    但有些时候,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东林党人当然不甘心就此失败,此时有人想出了避重就轻的法子。

    百姓喊的再响,他们也不可能进到朝堂施政,干活儿终究还得是他们这些人。

    于是他们想到了打工人的终究大招——罢工。

    韩爌向其他骨干转达了这个主意,钱谦益显得有些犹豫,道:

    “我怎么觉得,今天我们是处处被动呢?我建议在想出更多对策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然而韩爌和刘一燝有点上头了,钱龙锡也不甘心就此偃旗息鼓。

    三比一,最终形成决议:效仿先贤,作顺门静坐!

    大礼议事件中,作顺门外百官伏阙,始终被文官们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虽然最终是以失败告终,但也体现了官员的风骨,是后辈的楷模!

    韩爌、刘一燝等人越众出列,一起向崇祯启奏:

    “陛下,当今学风不正,国子监的监生们急功近利,早晚必成祸患。愚民盲从,言论亦不足采信。”

    “我等一心为国,其心可昭日月。愿陛下听正纳谏,早日收回成命!请恕臣等无礼了!”

    说完,他带头开始往城墙下面走。

    其他东林党人也都纷纷跟从,一群人直奔作顺门而去。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崇祯见他们冥顽不灵,也是气得不行。

    跟旁边的傅斯年说:“看看,这是要跟我杠到底了!他们去的是左顺门方向吧?这是要跟我也弄一出大礼议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