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手足和腹心-第2/2页



    自古以来,做臣子的最高境界,不外乎两人——伊尹和霍光。

    伊尹是商朝的宰相,是辅佐商汤灭夏建商的功臣,一生辅佐了五朝商朝天子。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是辅佐幼主的顾命大臣。

    这俩人共同的牛哔之处在于,作为打工人,把老板给开除了!

    历史上的大臣武将谋反,明明是夺权,还得找个说法,往往就会伪装成暂时摄政。

    而所谓的行“伊霍之事”,也就被代指为大臣废立君主。

    作为皇帝,当然不希望自己会遇到这样的臣子。

    反过来,臣子也怕皇帝那么想他,都用尽办法避免给皇帝留下这种印象。

    崇祯此刻有点失落,觉得他以真诚待傅斯年,对方却慢慢跟自己生分了。

    偷眼观看崇祯的表情,王承恩壮着胆子说道:

    “皇爷,奴婢觉得,傅大人正是因为敬重陛下,才会如此做。深奥的道理咱也不懂,说个不恰当的比喻,与其等羊跑了再追,不如事先关好羊圈。”

    崇祯意外地看了眼王承恩,竟然缓缓点头:

    “你说的没错!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朕要与他共同谱写一段君臣典范,就应该好好维护彼此的关系,不使君臣相疑!既然他煞费苦心,朕就应该成全他的用心良苦。”

    想通以后,崇祯更加努力地学习傅斯年替他总结的方略。

    次日早朝,对于入秋以来各地爆发的灾情,崇祯做出了清晰明确的指示。

    在和内阁商议救灾办法的时候,群臣都在暗中点头,心想:

    “哎呦?不错哦!看样子皇帝不是外行,真懂怎么救灾!”

    伴着满朝的称颂,崇祯也收获了不小的成就感。

    看着同样在拍马屁的傅斯年,崇祯悄悄对他挑了挑眉毛,暗示:

    嘿嘿,你那点伎俩被我看破了!

    ……

    傅斯年查看着各地送来的治安情况汇总,尤其注意有没有那几个特殊的名字。

    因为他的介入,陕西刚有一点饥荒的苗头,由南方运来的粮食就分发到位了。

    红薯吃起来有些胀气,但因为含有糖分,还是能被广泛接受的。

    土豆和玉米则更受欢迎,那是真正能果腹的粮食。

    加上部分粳米的分发,各地的灾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军屯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失去产业的流民,再不会因为走投无路就铤而走险。

    而在江南,一股工业热潮正在兴起。

    入冬之前,皇家海贸集团的船队返航了!

    都没到欧洲,只到达满刺加,船上的货物就被抢购一空。

    还全都是真金白银就地交货,尤其那些头上顶着白布的家伙,那是真舍得买,经常整船整船的包下货物。

    高额的利润,让所有海上势力都为之疯狂。

    只这一趟,就抵得上他们在近海辛苦跑一年。

    第二批远洋贸易船队正在组建,各类产品积攒了几个月的产能,使用船队的规模更胜第一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