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文明精神-第2/3页



  想到这里,贾瑞再不犹疑。他马上取来纸张和笔,默写了薛宝钗的那首《忆菊》。本来,红楼原著中,是林黛玉夺魁菊花诗,抄袭她那几首诗是最好不过。但拟定的那十二道诗歌题目啊?起首是《忆菊》,接下来依次是《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再然后是《菊影》和《菊梦》,最后以《残菊》收尾。

  上一世,贾瑞曾多次阅读红楼原著,对《红楼梦》中的诗词作品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这十二首吟诵菊花的诗作,自然也是记得清清楚楚。贾瑞原本是不打算剽窃大观园中诸位佳丽的诗歌作品的,但后来一系列事情的出现,使贾瑞改变了主意。

  论出身门第、家资多寡,以才华论英雄,凡是获得他认可者,如果愿意,都可以算做他的门生。今晚就当场行拜师礼,随他去府上饮酒谈诗。

  高向叶大人还说,余慎行大人那里也是这个意思。

  在场数百名青年学子,受到这种激励,顿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都摇头晃脑,开始寻诗摘句起来。

  贾瑞也淡定不起来了。除了他想拜入某位大佬门下,抱上一条大腿不说,更为重要的是,情况已不允许他在这种场合继续苟下拜入某位大佬门下,抱上一条大腿不说,更为重要的是,情况已不允许他在这种场合继续苟下去了。

  诗作结集刊印后,如果都是一些打油诗之类,或者说,贾瑞连打油诗都写不出来一首好的,那人们将会怎么评价他这个自封的扫盲书院院长?会不会给他冠上一个不学无术的帽子,讥讽他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要是真这样,扫盲书院就只能等着关门了。这绝对不允许。

  想到这里,贾瑞再不犹疑。他马上取来纸张和笔,默写了薛宝钗的那首《忆菊》。本来,红楼原著中,是林黛玉夺魁菊花诗,抄袭她那几首诗是最好不过。但一想到还要结集刊印,很有可能这部诗集会被薛宝钗看到,那抄袭原本属于她的作品,是不是能让薛宝钗产生一种心有灵犀之感?….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有人在贾瑞身旁拍手叫好道,“好诗啊,好诗。”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贾瑞拉到某个偏僻处,塞给了贾瑞一张银票。

  贾瑞定睛一看,差点吓了一大跳,这可是整整一百两银子啊。

  “魏公子,您这是何意?”贾瑞不解地问道。这人他认识,就是先前那个一听说颖楠姑娘要来、立即拔腿就跑的魏东平。这人一出手就是一百两,怎么还被别人骂作不讲义气,贾瑞也是服气得很。

不不不。”贾瑞连忙推辞道。他瞬间拿定了主意,决定帮魏东平这个忙,就算是一笔人情投资了。“一百两银子足够了。但是这一首《忆菊》,刚才我都已经署名了,想必也不止你一个人看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如我再送你其他几首诗作,我念你写,你就是第一原创,也省得别人说三道四。”

  魏东平高兴道,“如此甚好。”他取来纸笔,照着贾瑞所念的《咏菊》《问菊》和《菊梦》这三首诗作,一一誊写出来。写完后,他吟诵了好几遍,感觉非常满意。

  他再次向贾瑞拜了一拜,便向青霞楼那边走去。贾瑞发现他抬起头来那一刻,眼里居然还饱含着泪水。

  这真是一个至情之人啊,贾瑞心想。他摸出怀中的那一百两银票,不禁喜笑颜开一百两银子啊。

  “魏公子,您这是何意?”贾瑞不解地问道。这人他认识,就是先前那个一听说颖楠姑娘要来、立即拔腿就跑的魏东平。这人一出手就是一百两,怎么还被别人骂作不讲义气,贾瑞也是服气得很。

  “这位贾公子,我叫魏东平,字以诚。你可以叫我以诚。我是南直隶乡试第一名解元,现在顺天府学借读,准备参加后年春闱的会试。我如今对你实话实说,金香园的颖楠姑娘,我很早就和她认识,彼此都是初恋。我曾经不敢相信。

  “恳请贾公子成全我这一回。”魏东平再次向贾瑞俯身拜道,并补充说道,“如若一百两银子不够,我这里还有一个家传玉佩,贾公子可以先拿去。事成之后,我再拿一百两银子向你赎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