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扫除文盲



"                                                                                根据历史传统,北平城以前门大街中轴线为界,东面为大兴县管辖,县衙门在交道口附近的大兴胡同内;西面为宛平县,县衙门在地安门西面东官房。大兴县和宛平县都属于附郭京县,隶属于顺天府管辖。

  小花枝巷位于前门大街中轴线以西,属于宛平县灰意冷之下,便报名参加了吏部铨选。凭借着其曾祖父的最后一点人脉,捞到了一个宛平县教谕的美差,不用背井离乡去外地任职了。

  贾代儒是顺天府乡试得中举人的前辈,亦算是当世大儒。贾瑞拿着他便宜祖父的这封亲笔推荐信,王教谕肯定是要抽空接见一下的。看过推荐信后,王教谕点了点头,表示知悉了此事,但并没有立即表态。他又翻开贾瑞的可行性申请报告,仔细阅读了起来。读着读着,王教谕的眼睛逐渐焕发出了光亮。

  对于贾瑞兴办蒙学的申请,王教谕肯定不会反对,能多一所蒙学教育机构,能有更多的人粗通文墨,说起来,这也属于他的政绩之一。但王教谕更看重的,还是这份可行性申请报告本身。

  一是申请报告的内容,是中轴线为界,东面为大兴县管辖,县衙门在交道口附近的大兴胡同内;西面为宛平县,县衙门在地安门西面东官房。大兴县和宛平县都属于附郭京县,隶属于顺天府管辖。

  小花枝巷位于前门大街中轴线以西,属于宛平县治下。虽然说,贾瑞只是想办一个识字班性质的蒙学机构,私下里随便办都可以。而且每期三个月,就算能招到一百个生员,营收也才只有五吊钱,扣除成本更是所剩不多。官府里,有能力故意上门挑刺打秋风的人,看不上这但近些年来,因人才断层,其整个家族已逐渐没落。

  王教谕本人,曾高中顺天府乡试第二名,是三十年前北平城中小有薄名的风流才子,时称“通州三英”之一。但此后,他一连参加了七次会试,全部落榜。王教谕心灰意冷之下,便报名参加了吏部铨选。凭借着其曾祖父的最后一点人脉,捞到了一个宛平县教谕的美差,不用背井离乡去外地任职了。

  贾代儒是顺天府乡试得中举人的前辈,亦算是当世大儒。贾瑞拿着他便宜祖父的这起来。读着读着,王教谕的眼睛逐渐焕发出了光亮。

  对于贾瑞兴办蒙学的申请,王教谕肯定不会反对,能多一所蒙学教育机构,能有更多的人粗通文墨,说起来,这也属于他的政绩之一。但王教谕更看重的,还是这份可行性申请报告本身。

  一是申请报告的内容,是根据三次教育调研的结果来展开的。王教谕虽然主管宛平县教育事业已有数年,但还从来没有搞过这种挨家挨户的教育调研,也没有掌握如此详实的客观数据。现在看到申请报告中前言部分对于这三次教育调研的数据统计,王教谕感觉自己这几年的工作,都算是白做了。看人家这工作作风,是多么的接地气,是多么有理有据啊。这三次教育调研,要没有自己参与,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啊。….

    二是申请报告的格式。这还是王教谕第一次看到这种格式的文体,包含首页、标题、前言、正文、结论、附件等几部分。王教谕觉得这个格式的文体很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但在自己要不要也参与进去的问题上,王教谕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朝廷已有固定的公文格式,突然搞出来一个新文种,也不知道上头是表扬还是批评。既然如此,王教谕觉得还是应当以稳为主,不要浪,他这个宛平县教谕的职务,也是花了一些银两才争取到手,得两,且在调研过程之中多次莅临指导,乃此三次教育调研取得成功之关键。”随后,他便打发书高,把这份修改后的调研报告送到了王教谕手上。

  王教谕当场看过后,给书高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善。”作为回报,第二天上午,王教谕就派人把他所亲笔题词的牌匾送了过来。贾瑞打开一看,上面书写着“扫盲书院”四个大字,下面靠右首处,还有一行小字“宛平县教谕王恩允题”。这也是贾瑞特意向王教谕请求的,取“扫除文盲”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