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堂背诵
" “小小,你把昨日学的两首诗,带着大家背诵一遍。”学堂里,先生一脸和蔼的对小小说着。
这是小小启蒙堂的先生,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先生姓赵,名有之,是个落第的秀才,与小小的父亲张三郎同一年考中秀才。
虽则二人久不来往,但赵有之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一直记着同年情谊,对小小颇为照顾。再则,有汪氏教导,小小在一众同学中算得上出类拔萃。
“是,先生。”小小站起来,走出座位,开始今天的领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跟往常一样,启蒙堂里的学生跟着小小一起背诵起来,有几个神色讪讪的小子,准备翻开书瞅一眼,又望望讲台上的先生,一副想看书又不敢的样子。
虽然大顺朝皇帝一力推行女子拥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但这世道毕竟还是男子更受尊重。
不过,对于启蒙堂的一众学生来说,先生让一个瘦弱的女娃带着他们背诵,并不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因为张家小小,实在聪慧,比他们都要聪慧。
虽然他们才刚入启蒙堂不久,已经考过三回试了。
第一次是入学考,目的是为了筛选出有正常学习能力的孩子。
第二次是学习一个月后,为了检测众学子是否认真或偷懒,而组织的一场考试。
第三次,则是刚刚过去的秋收假前的考试,每年秋收时节,大顺所有学塾的学子都会放为期十天的农忙假,目的是让学生们体会物力维艰。不得不说,这大顺朝对教育还是十分看重的。虽然小小所在的启蒙堂里的学生,不过一群五岁的小萝卜头,但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便也放了假。
不过,放假撒欢前,还是要组织一场检测考试,让学子们把学习放在心上。
每一次考试,小小都是第一名。
有学子的家长不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怎么可能压过一群小子。
但看过小小的卷面后,俱哑口无言,灰败着脸色而去。然后,便是这家小子被暗无天日的一顿揍。
小小带着一众学生背完昨天学习的诗,等待着先生的开讲。
赵有之却是陷入对小小的惊艳之中。
无他,往常小小虽则背诵的流利非常,不像一个五岁的村里女娃,但背诵的腔调却是可爱又可笑的奶娃腔。
今天,却是抑扬顿挫、沉稳极了,就像,就像谁呢?
是了,就像那年,自己中了秀才,县令设宴临江楼,对着他们这一众刚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侃侃而言,目的是勉励他们,继续往上考取举人,甚至进士。
其声如雷,砸向自己的心底,那时,赵有之相信自己一定能像县令一样,为一方父母官,造福一方百姓。
只可惜,努力了这么久,考过好几次,家中渐渐入不敷出,看着妻子疲惫的脸,赵有之不得不开始理会庶务。遂在这格致学堂做了一名先生,教启蒙的幼儿。
学堂的职务除了可以支付家中日常开支,还可以供给孩子们读书,“先生”这一职务还颇受人尊敬。
天长日久,赵有之渐渐忘了年少时的志向。
可今日,小小的背诵声,却让他想起来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