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



"        张虎在证词中交代,那天晚上,房间里只有杏儿和他两个人。而周围房间,也全都空着,他进来的时候查探过。

  他们进屋之后还把门闩上了,之后门口再也没有动静。因此这段时间,应该不会有别的人进来。

  在房间中,杏儿一直引诱他、靠近她,最后趁他不注意,狠狠地砍了他一刀。

  然后,他就陷入了昏迷。

  ......

  班昭瞪大了眼睛!

  张虎竟然提供了这样的证词!如此败坏的人品,简直刷新了她的三观。

  她想夺过来再细看一遍,却被县令一把收了回去。

  “曹班娘子,你不会怀疑这份证词有假,末尾的画押不是出自张虎之手吧?”

  “阴大人聪明,我能找他当面对质吗?”

  “你可以对照县衙考勤表中张虎的笔迹,来判断证词的真伪。但跟张虎当面对质,却是万万不可。”

  “为什么?”

  “这是受害者本人的要求。况且他身体极度虚弱,衙门有责任保护他安静养伤,直到脱离险境,”阴县令慢条斯理地解释到。

  班昭终于明白,想要说服县令放过杏儿,没有额外的证据,已几无可能。

  从县衙出来后,一时间,她竟然对自己在刑讯室里的决定,产生怀疑。

  她不知道劝说杏儿认下罪行,是对是错。

  她真的好想找个没有人的地方,放声痛哭一场。要知道,在可怕的死牢里面,犯人是没有任何人权可言的。杏儿,随时有失去生命的可能。

  但是,她不能哭。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相反,她得大脑更清楚,思路更清晰。她必须寻觅让杏儿绝处逢生的机会。

  杏儿可是自己最好的闺蜜啊!她舍不得杏儿走,她要跟杏儿厮混一辈子呢!

  更何况,杏儿是无辜的,是被人陷害的!难道是,就因为错爱了张虎,她就要被处以极刑?

  结果真是这样的话,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能够心安!

  她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日头已经过了晌午,街上人烟稀少,太阳炙烤着大地,可她却丝毫感觉不到炎热。

  她强忍着,放下自己无比凄凉的心绪,尽可能把目前的境况捋顺清楚。

  最关键的还是是县令手中,张虎提供的证词!

  这也是让她陷入绝望的直接原因。她没有理由怀疑证词的真伪。让她困惑的是,这份证词是出于张虎的本意,还是来自县令的授意。

  在进审讯室的路上,杏儿已经把晕过去之前的场景跟她详细说了。可以肯定的是,杀害张虎的,就是那个黑衣人!而张虎根本不知道有黑衣人的存在。而且客栈二楼,一直是静悄悄地,没有任何异常,门也是反锁好的。

  他猝不及防地被人照脖子砍了一刀,又侥幸捡了一条性命。从昏迷中醒来之后,惊恐之余,认为是现场仅有的杏儿趁他不注意干的,也有可能。….

    当然他这样提供证词,也有自己的打算。毕竟把一个并不熟悉的女子骗到客栈,本就对他名声不好。而且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如果能把这一切归罪于杏儿,他就可以单纯以一种受害者的姿态,从事件中从容抽身。

  但是,如果证词是来自县令的授意呢?

  那几乎可以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县令这是有意要置杏儿于死地。

  因为这份来自被砍一方的直接证据,加上县令自己的解读认定,几乎可以宣告了杏儿的死刑。

  并且,也只有杏儿看见了黑衣人,惊恐之余,她又把他当作了鬼魂。

  衙门里所有人都不可能相信“鬼魂”的存在。

  班昭要想帮杏儿洗脱罪名,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查清黑衣人的下落,而且找到充足证据证明黑衣人就是杀人凶手。

  可茫茫人海,到哪里寻找黑衣人呢?

  在没有任何头绪的情况下,短时间找到黑衣人的可能性很小。

  那就退而求其次。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见到张虎。让张虎改变自己的看法。

  他再怎么浅薄、虚伪,也不应该打心底觉得杏儿会杀他。

  他再怎么珍惜自己的名誉,也不应该以深爱着自己的女孩儿的性命为代价,做交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