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北战与南求



  除此以外,崇虚馆因为陆天师的关系,不仅是陆氏祖地,在整个江南道门里同样是一处意义非凡的圣地,作为江南道盟总部所在,相当合适。

  不过陆馆主仍旧有些小遗憾。

  崇虚馆距离郡城有些远,不方便陆双往来。

  而陆双不多些与杨遇安见面接触交流,他如何能促成一段姻缘?

  想着陆双年近三十,虽然因为坚持修行关系依然一副青春少女模样,但总归是个大姑娘了,他怎能不发愁?

  说起来,盟主年龄也老大不小了,过去无牵无挂倒也罢了,如今身为盟主,再是孤家寡人,不合适了吧?

  要不……

  “馆主,上次拜托陆氏主宗调查的事情,可有线索了?”

  杨遇安一句问话,将陆馆主的思绪拉回当下。

  “盟主是说林邑仙稻的事?”

  陆馆主定了定神,便摇头:“恐怕短时间内,不会有线索。”

  “可是因为主宗那边有什么顾虑?”杨遇安蹙眉道,“还是嫌咱们给的好处不够?”

  “盟主这是哪里话!且不说陆氏如今唯盟主马首是瞻,单是盟主所言的林邑仙稻,若果真有一年两造三造的产量,不必盟主催促,陆氏主宗自家就会大力引种!”

  “那问题出在哪呢?”

  “还是路途太遥远了。”陆观主轻叹道,“从主宗所在的庐山去岭南,跋山涉水不下千里路;而从岭南去到交趾,又千里;从交趾再南下林邑,再千里。走海路近一些,但海上风波恶,未必更安全……如此遥远路途,哪怕太平之时尚且不易到达。更何况如今世道丧乱,沿途各地贼多路塞?”

  “实际上,主宗已经派出三波人马南下交趾、林邑等地,结果至今全无音讯!”

  说到这里,陆馆主不禁有些迟疑道:“那林邑仙稻果真有这般神奇的产量?”

  “那是自然!”

  杨遇安毫不怀疑点头。

  因为所谓“林邑仙稻”,其实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占城稻”。

  虽然此方世界有超凡力量,但农作物大体跟前世历史记忆大差不差。

  既然后世宋朝能将“占城稻”大规模引种,以至于彻底改变江南产粮的格局,那他为何不能提前几百年做到?

  只是引种而已,又不需要搞什么高深复杂的物化生科研。

  而一旦引种成功,以占城稻恐怖的产粮速度,如今江南的粮食状况必然能极大改观,其影响力将不亚于“琼花犁”。

  而对于杨遇安来说,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一则可以借机让“琼花”再度扬名,二则也符合他自身所践行的“社稷之道”。

  于公于私,他都必须极力促成此事。

  “只可惜仙子的神足通,眼下只勉强够来回穿梭江都净土,若用于现世传输,仙子之名并未传播到交趾林邑等化外之地,强行传送过去,不知道要榨干多少条真香河……”

  “况且当下琼花盟还在搭建之中,还需我坐镇此地,暂时不宜远游。”

  “只能暂且拜托陆氏主宗帮忙打打前哨了。”

  接下来,杨遇安又叫来魏征与陆双,三人就引种仙稻、吸纳流民,冬季美田,以及农闲团练乡勇等等事务商议了一番。

  杨遇安越发感觉自己分身乏术。

  若非有陆双、魏征这两个事务能手帮衬,光凭他与陆馆主两个只懂修行的“宅男”,恐怕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对了,我要离开丹阳一两天,这段时间盟中事务就拜托三位了。”

  “盟主要去哪里?”陆双有些紧张问道。

  “去江都接应接师傅师娘。”杨遇安解释道,“如今我琼花盟在丹阳已经站稳了脚跟,不需要师娘冒险留在江都周旋,正好将他们接来此地,将来也好有个照应。”

  “听闻王世充凯旋后在江都说一不二,早些接回柳娘子等人也好,省得将来被宵小利用对付盟主。”魏征点头赞成。

  陆双听见杨遇安不是再次外出远游,顿时放心下来。

  不过未等杨遇安动身,便有下人入内禀告,说有一位自称萧摩诃长子的中年文士送来拜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