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烈火焚烧若等闲



    “凡哥哥,吃点东西呀,怎么了,我脸脏了吗?”陈思青用手摸了摸面颊。

    “哦,没有,我刚才在想还要建几个烧木炭的窑。”孟凡济脸一红,急忙掩饰。

    “还要建呀,凡哥哥,我们不是在黑林山烧了木炭吗?”陈思青有些疑惑。“那是我做的试验,看看什么温度烧出来的木炭最好,我只是知道方法,并没有真正烧过。”孟凡济答道。“那我们休息一会再建吧,我看小凡也累了。”陈铁鸣在旁接道。四人拿出干粮肉干,边吃边商量。“凡哥哥,我们要建几个木炭窑?”陈思青显然对孟凡济的方法有些好奇,刚坐下就开始发问。“三个,多了也没什么用,不过还要建造一个烧石灰的窑,可以不用太大,但是和烧木炭的不一样。”孟凡济沉思了一下,又道:“不过石灰不好烧,温度又不能太高,我建议多建几座石灰窑,我们多做试验,这样节省时间,就是又要辛苦陈大叔了。”陈铁鸣道:“不打紧,我一个神力境干点体力活没什么,再说还有青儿娘俩帮忙,为了以后过的好点,我辛苦点不算什么。”沈惜婉浅浅的一笑,眼里满是幸福。

    几人休息完了,开始建窑,先建了三座石灰窑,由陈思青负责烧干烧硬。后又建了三座木炭窑。由于取材方便,加上陈思青一家都是炼体者,所以到傍晚时分时,六座窑全部建好。以陈铁鸣的体力个也感觉有些累,几人憧憬未来,倒是没人叫苦,当晚便回家吃饭休息。

    次日凌晨,几人又带上工具,赶到黑林山去出木炭。到了地方一看,有一座烧木炭的窑居然坍塌了,那是最后一座,由于黑棘木温度太高,烧的又猛,尽然将窑烧塌了。第二座和第三座的木炭都烧的很好,第一座火力不够,里面还有很多木柴。

    不过孟凡济已经很满意了,他只是看过理论,没有实践过,能第一次烧出木炭来已经是运气不错了。

    陈铁鸣将挖出来的木炭用苍兽皮袋装了,背在背上,笑道:“可不能浪费了,虽然只是试验,这些可都是钱!”在看到木炭烧制成功后,他对孟凡济的方法彻底相信了,所以心情也好了许多。

    几人都心情不错,也不停留,直接赶到峒溟河边。陈铁鸣将木炭放在地上,问道:“今天我们做什么?”孟凡济道:“采石灰石,烧生石灰,我还要设计一个吹风机。”上次孟凡济给陈铁鸣提到过钟乳石,陈铁鸣记得,想了下道:“我和小凡去找,这里以前围猎苍兽的时候我经过一次,青儿和她娘给咱们建一座避雨的房子,总不能天天晚上回去,太浪费时间了。”

    当和陈铁鸣背着足有两石重的钟乳石回来时,孟凡济看到三间简易的房屋已经建好。房屋是用木材做骨架,用粘性很好的红尘溟土泥浇筑。看到发黑的墙壁就知道这娘俩还用火烧了一下,让红尘溟土泥直接变硬,倒是符合这里的风俗,不求美观,只求实用。

    接下来就是烧石灰了。陈铁鸣负责背运钟乳石,陈思青娘俩负责烧石灰,孟凡济还是技术指导。

    沈惜婉将钟乳石和石笋敲成碎块,堆在窑里开始煅烧。孟凡济担心这里都木材燃烧温度过高,采用间接烧窑法。他三个窑用了三种不同的木柴,这个过程就比较长了,温度也不好控制,只能慢慢试验。

    陈铁鸣三人一人负责一个窑,孟凡济则开始绘制一个设计图。

    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三个窑的石灰全部失败。

    孟凡济看着要么过火,要么火候不够心里叹息了一声,温度的控制不好掌握呀。

    孟凡济叫三人重新开了窑,这次直接用的黑棘木炭,三个窑分别用小火中火大火煅烧。

    这次终于烧出来了,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烧成功的居然是用小火的烧的窑,可见黑棘木炭火力温度确实够高。孟凡济设计的拱形的炉型,散热均匀,又是间接烧法,所以烧出来的石灰成色很好。

    这时候已经是夜晚了,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解决了石灰这个困难的问题,孟凡济心情大好,他望着天空中一圆一弯的超大月亮,不竟想起老家一位人物的诗来:“千锤百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他高兴的笑道:“最困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剩下都不算什么问题了。明天我和陈大叔做吹风机,有劳大婶和思青妹妹烧木炭,这是手表,思青妹妹会看。我已经做好了很多试验温度的树枝,就这么粗细,用三根像我昨天那样试验火候。闭窑时记得看时间记录,好知道开窑时间。另外我们需要大型的明兽车,要运送黑棘木到炼铁场烧制木炭,还要用它拉铁矿石。明天要是闭窑够早的话,大婶就辛苦再建两座木炭窑。木炭闭窑要一天一夜,我估计不够用,这几天忙的我忽略了这个问题。把烧石灰的两个窑用来装木炭,石灰窑一个就够了。现在我们回家休息,明天可以架明兽车拉黑棘木,这两天我看过了,地势较平,明兽车可以运送。”想了一下,又道:“明天走的时候把大叔那天拉回来的铁锭拉车上,送到炼铁场,我有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