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吃个饭这么乱么?
大家见夫人发话,这才开始用餐。
傻子拿着筷子,另外一手抓了个馍,然后念叨着紫瓜紫瓜,就去盘子里夹菜。
我这才看到什么是昆仑紫瓜——茄子!
嗨,闹半天就这么个玩意。
蒸的茄子,蘸了蒜泥酱油,傻子使劲儿往嘴里塞起来。另外盘子里的蒸肉蒸蛋青菜之类,刚才吃过了,傻子明显兴趣不大。
姐姐,说起认生,新来的李先生,教课似乎慢了些。鑫儿已经是‘生徒’了,课业上总该多学些才是。二房特意在生徒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又道:毕竟将来,他肩上担子得重。娴儿这么小,又是女孩子,学些女训便够了,偏要跟他哥哥一起,整日里研究学问,女红之类都不擅长,将来可怎么办啊。
孩子小,慢慢教就是了。鑫儿这般十三四的年纪做了生徒,已经是难得。这几年基础夯得实些,随先生多学些东西。将来对他总是好的。咱家的情况,你也知晓。毕竟不同那普通的百姓,也不能指着科举的路数出头。
傻子娘用筷子夹起来一条茄子,轻轻在碟子里一蘸,很是优雅的样子:鑫儿和娴儿俩孩子聪明得很,这自然随了侯爷。鑫儿且不说,将来娴儿出嫁之时,她那小夫君只怕是要文采非常,才能入了她的眼。却不知这般人物,能愿意和咱家结亲?到时候有你这个当娘的愁。
咋?没人愿意结亲?是因为侯君集的缘故么?要不然堂堂一个侯爷,怎么会愁嫁女儿?我暗自揣摩着,张大了耳朵细听,虽然耳朵现在不归我管。
唉,嫁出去的女儿,再学得怎么样,不过是将来只好嫁妆给够了,看怎么办吧。终究是妹妹命苦二夫人看了一眼慢条斯理用餐根本不搭理她的小女儿,皱皱眉头,一脸恨其不争的着急意味。
妹妹这话可是错了,嫁入我侯府,如何是妹妹命苦?
傻子娘把筷子轻轻放下,目视二夫人:当年那般光景,若不是我做主,将你买了来与侯爷做小,只怕你如今未必还活在这世上。能活着,已经要多谢上天了,俩孩子这么懂事,妹妹当感激才是,不好苛求得太多。
她又笑了笑,道:妹妹,别怪姐姐又提起当年,只是说起娴儿,我心里也有些着急,妹妹自然是能体谅的。
二夫人扫了一眼傻子娘:妹妹自然晓得姐姐是为了娴儿好,如何敢怪罪姐姐。
她低下头,摆了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只是妹妹出身低贱,也就帮家里负责些日常的活计。他两个将来的终身大事,有侯爷和姐姐在,自轮不到妹妹做主,总是还得姐姐辛苦。姐姐毕竟出身尊贵,交游广阔,又和兰陵公主从小交好,总能替他们觅得良缘。
兰陵公主?我心里一喜。这俩女人说起话来,夹枪带棒的,听着实在是累,还净说些家长里短,根本不是我要的信息。
好容易出来个很重要的信息,快听听她们咋说。
兰陵与我自幼相识,姐妹一般。我若求她帮着留心,当无不允。只是如今两个孩子年纪尚幼,此事且搁着吧。
傻子娘炫了一波人脉,没接话茬啊这是
娘,我将来就是嫁人,那也得我自己愿意。否则,娴儿宁愿不嫁。傻子妹妹一抬头,冲她娘就是开撅。扭脸又冲傻子娘道:母亲,娴儿就是喜爱读书,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早前先生讲女训,也从未说过女子读书便是错。将来嫁人,将来再说。嫁人之前,娴儿就先读着吧,母亲您说呢?
小丫头很有个性嘛。再一想,唐朝的女子普遍够猛,高阳公主啊,武则天啊,太平公主啊,还有那个大佬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大概是社会风气使然?
傻子娘点点头,对小丫头就温柔了许多:娴儿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你既喜欢读书,母亲当然同意。漫说现在你年纪尚幼,就是嫁了人,想读书,读便是了。谁拦着,你跟母亲说。
哟,这话说得霸气啊不知道傻子娘啥背景,这么牛么?侯君集的儿媳妇,这么猛?我咋一点印象都没有?
最愁人的是,傻子脑袋里关于母亲的信息散碎得很,有用的都不多,就是娘名为张允芳,爱管自己。侯爷爹都有点怕她,没了
母亲说得是。傻子弟弟也来帮腔:妹妹读书之才,不在我之下。就连先生都夸,若非她生了女儿身,成就定不在男子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