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中国篮球的发展



br />

    所以胡浩南只是回答说:

    “如果可以,我倒是希望,这个夏天,马龙可以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这会帮助他做出更適合自己、更正確的抉择。”

    “而我,作爲他的教练,尊重他的决定。”

    体坛周报记者张远见胡浩南不想在归化问题上深入討论,隨即把话题引到了中国篮球发展的问题上。

    对此,胡浩南也聊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说:

    “中国一贯强调集体主义,但是当我回看比赛录像的时候,发现我们打得哪裏是集体主义篮球?”

    “当易建联顶着防守,一连打进两个球后,所有人都期待他可以投进第三个,第四个。”

    “哪怕他撑着疲惫的双腿,跳起,又重重的摔倒在地,明明他已经肉眼可见的疲惫,但是我们还是不断的把球餵给他,希望他可以通过强大的意志力战胜身体的疲惫,最终带队取胜。”

    “我们想要看到的分明就是‘英雄主义’,是‘个人主义’篮球吗?”

    “但篮球终究是五个人的,甚至是十二个人的,如果我们把中国篮球的歷史往前翻,你会发现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裏打出的是超越时代的篮球理念。”

    “比如钱澄海时期,那时我们最早提出了全场紧逼的概念,並一度彻底放弃阵地战,练就了追着屁股打的跑轰战术雏形。”

    “不客气的说,追本溯源,科尔、德安东尼这些喜欢打小球战术的教练,称呼钱指导爲祖师爷也不爲过。”

    “86年世锦赛,我们中国的篮球轰动了整个国际篮坛,更是被fiba主席斯坦科维奇称爲世界上最聪明的篮球队。”

    “那是一支怎样的篮球队?”

    “我看过他们的比赛录像,拿到球后立刻发动长传快攻,在对方防守没有完全落位之前就完成投篮出手。”

    “那个时候,我就在思索他们爲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

    “因爲中国人身体灵活,欧美人身材高大,而且略显笨重,转身速度不够快,所以我们发挥自身特点,打出快灵准,而快是第一位的,因爲快,他们就没办法落位防守,跑又跑不过,抢又抢不到,欧美的人高马大的身体优势就最大程度上被弱化。”

    “那支球队给我的感觉就是大胆、细腻、稳健,五个人在球场上奔跑,但看着却像是一个人……”

    “这是一支极有特点的球队!但在接下来很长时间段裏,我们一味得追求身材高大化,渐渐失去了自身特点,逐渐变得平庸,反倒是韩国,把快灵准的特点学了去,成爲我们在亚洲篮坛的劲敌……”

    说到这裏,胡浩南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扯得也太远了……

    而身爲记者的张远早已听入了迷,他没想到胡浩南对於中国篮球的歷史竟然瞭解如此之深,以至於胡浩南停下来的时候,他还在傻傻的等着胡浩南继续讲下去。

    直到导播在耳麦裏提醒他,才连忙提问道:“胡指导,那您认爲接下来中国篮球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呢?”

    听到这个话题,胡浩南笑着回应道:

    “中国篮球这个话题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大了,我,说白了,只是一支俱乐部球队的主教练,討论一个国家的篮球发展,对我来说太难了,这是姚眀该思考的问题。”

    张远並不打算就此放过胡浩南,好不容易逮到一次,不把自己心中的问题问清楚怎么能行?

    他问道:“现在不少球迷认爲,如果马龙和林书豪能够归化,那么联手易建联、周琪,中国男篮將有可能重新走向巔峯,对此,您又怎么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