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这镜头好像有些不太对劲-第2/3页



    同样都邀请他们来观影。

    实际上这其实就是公关了。

    而说起来,还真得再次感谢小日子。

    没他们这么搞,《1937》如此仓促走流程,还真未必能引起这么高的关注。

    当然相关势力所做的事也不是没有起效果的。

    胡清泉邀请的许多人中,就有四分之一左右明确拒绝。

    对于这个问题,当晚赶到老美的路平安大概知道,这其实是和市场有一定关系的。

    现在亚洲最大的票仓是霓虹,不是中国,好莱坞也还没彻底发展到后来那位制片人说的“我们不敢冒犯中国人,但对日本不在乎”的地步。

    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对一个商业联合体来说自然不会小。

    不过现在也已经够了,因为《1937》自有它的独特之处。

    艺术流,大家也许还能睁眼说瞎话,但技术流,还真不太好否认。

    很快时间到了放映日。

    被邀请的人抵达现场,到来的人,比一开始约好的又少了一些。

    胡清泉和瓦茨伯格的脸色不是很好。

    好在奥斯卡主席西德尼还是来了。

    孰轻孰重,他分得清,不然也不会短短几年时间把奥斯卡搞到“四大”的声望。

    到了地方后,路平安和西德尼见面,西德尼对路平安很是友好,握手后,他笑着祝福道:“希望这次的电影真能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

    显然他已经知道这是一部“一镜到底”的电影了。

    只是一镜到底能拍出花来是很难的。

    但他对路平安倒是很有信心。

    这毕竟是个天才导演。

    同时他也是对奥斯卡做出许多贡献的。

    没有他,奥斯卡在中国的影响力不会达到现在的程度。

    “用电影说话。”

    路平安自信回复,然后邀请对方进门。

    很快,一行60多人在影院坐好。

    这些人里的态度不一,有支持,有中立,也有抱着别的目的的,其中后两者稍微偏多一些。

    总之一句话,路平安和《1937》的未来如何,真就得凭电影说话。

    电影好,那没得说。

    只是这个“好”,起码现在,依旧是很主观的。

    很快,放映开始,胡清泉上台先表示了感谢诸位到来,然后没有废话,开始放映。

    灯光暗下,在座的大多数人表情平静。

    仿佛接下来电影无论怎样,结果已经定了。

    但随着正片开始,大家的表情很快就有了变化。

    影片开场,是破败的城镇。

    断壁残垣,浓烟、忽远忽近的枪炮声,一副凛冽感袭来。

    接着镜头移动,一队日本兵小跑而过,镜头下移,那是一堆.尸体?

    不等多想,某具尸体动了动,幸存的主角二人站了起来。

    尸体、满身血污的两个主角,还有碧蓝的天空。

    整体画面瞬间传递出一种撕裂却又和谐的破碎感。

    灰红色调的地面主色调,表现出战争血的残酷,碧蓝的天空,则是天之下人类的渺小。

    现场的影评人眼前一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