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放给鬼看啊!-第4/5页
不过他也没直接拒绝。
120其实也不错。
至少第一周肯定赚得多。
之后的话反正最后挨骂的不是他路平安。
你找的老美的技术公司关我鸟事。
如果你曝光这是我的技术,那我也曝光你虚报价格咯,800万变400万,到时候大家怎么看你?
至于价格搞得这么高,以后会对3D业务造成影响?
路平安根本不担心,到时候路平安的超级大片出来,来一波理性、平民定价就好了,多简单的事,反正技术是自己的。
而且认准便宜高质量的影迷还是占大多数的。
另外,相信到时候市场经过《无极》这种超级无敌水货大片的冲击后,影迷们也会归于理性。
等自己真正的大片佳作出来,肯定能取得极好的“洗眼”效果。
然后更进一步树立自己的“路平安出品必属精品”的招牌。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还得谢谢大诗人呢!
接着吴国华又说道:“这次《无极》每个拷贝盘的保底票房要求是45万,咱们要多少拷贝盘?”
“45万保底,这么自信?”
“他们说《无极》的目标是至少4亿票房,目前至少已经卖出400个了。”
路平安差点笑了。
目前国内影片发行拷贝一般都有保底票房的任务指标的,有的是中影给的,有的是别的发行方谈的。
如果院线没有完成指标,就得按照比例赔偿损失。
比如一个拷贝保底10万元票房,要是影院没有完成,需按照合同向影片发行方赔偿。
路平安最早时候的《调音师》,有中影在,指标是8万票房一盘,卖出120个,任务布置下去,各地完成指标就能有1000万左右票房,而《调音师》最后票房3000多万,那么就是各方皆大欢喜。
要是达不到指标,那么最终片方得到的收益,实际上会比票房分成的理论收益高一些。
高出的部分,就是来自于影院的赔偿。
院线无法完成任务,更不想赔钱,可能就会铤而走险,把一些相对宽松影片的票房挪过来。
更要紧的是,影院还承担着国产片放映的任务,放映国产片成绩好的影院,一旦被评为放映优秀单位,将享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
所以要是正常放映完不成任务,就只能挪票房,主要是从进口片往国产片挪票房。
而现在《无极》片方和发行方提出的保底要求是每个拷贝至少45万票房,这他嘛简直要了很多实力弱的院线的命。
所以由此展开联想,从《无极》最终的口碑表现看,接近两个亿的票房,基本不用猜,水分肯定是有的,而且不会小。
要知道在今天之前,国内保底数额最高的电影也不过30万。
《指环王3》25万,《英雄》20万,《源代码》20万,去年的《十面埋伏》和《奇妙夜》也都是30万。
原时空《十面埋伏》倒是冲到了40万,但这也和市场有关的,毕竟原时空可没路平安这条鲶鱼。
显然这个时空的张伟平其实信心也就那样。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个时空《十面埋伏》30万保底,最终票房1.2亿,大影院是赚钱了,小影院只能打个平手。
而45万的话,票房怎么都得1.8亿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