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声名鹊起,拿不拿奖已经不重要了-第2/6页



    画人物肖像素描,用什么最能出效果,最高效,答案自然是炭笔。

    炭笔够黑,够省力,能快速成型,速度比一般铅笔快多了。

    呼啦一抹,明暗就出来了。

    接着炭笔、橡皮、纸巾等等一顿操作,接着再修一修细节,点一点高光,把眼珠子搞得有神,把整个人脸修得更加立体饱满,十多分钟后,一张惟妙惟肖的四分之三侧面像搞定。

    近看略微有些粗糙,但远看效果极佳。

    这样的画,对很是懂行的人来说算是优秀的考试作品,对艺术家们来说,那自然就是有些匠气的作品,但素描画,想要摆脱匠气还真不容易。

    所以现在这幅画也的确算相当合格,符合一个电影导演的副业的。

    路平安再次感谢当年和画室老板出门摆摊的日子。

    人家是为了艺术,自己是为了生存。

    花了一个寒假,从他那学会了许多街头画和素描的高阶技法。

    而现在用起来虽然有些许生疏,但配合着“物理特效十一年经验”加强过的灵巧的手,现在的作品似乎比自己当时巅峰时候还要好上一些。

    这对现场那么些普通人来说自然就是“厉害!”

    在电视镜头中也自然是优秀到惊呆下巴级别。

    起码人家真的是看到路平安在极短时间内从无到有画出来的。

    这种感觉就像后来刷短视频中的绘画视频,一眨眼,诶?怎么画的?

    然后底下评论一片的“学废了”

    “哇哦,这真的和我一模一样!”

    女记者发出真心赞美,显然他并不太懂行。

    顺势签了名然后道:“送给你。”

    “谢谢!”

    女记者再次真心感谢。

    画得好是一方面,路平安是当下炽手可热的奥斯卡入围导演,来自东方的艺术家。

    他的画,再差都有些收藏价值的。

    一幅画完,路平安继续对镜头道:“现在画好一幅了,可能他们还会说我是练了很久,专门画这位女士的,那现在我就在街上随便挑个人。”

    话说完,路平安邀请了一位路人,这是个白人。

    那白人小哥也完全不怵,开心地上来和路平安打招呼。

    “伱好lu,你的电影很棒,我是你的影迷。”

    “谢谢,有机会的话去影院看看我的奥斯卡短片,叫《回忆积木小屋》。”

    “OK,我一会儿就去。”

    对于影迷,路平安自然要上心一点啦。

    于是彩铅可以上场了。

    半小时后,白人小哥开心不已,现场人群也是越聚越多,然后大家大赞。

    路平安再次证明了自己。

    简单的澄清,到目前为止其实已经差不多了。

    但在戴尔的规划中,这远远不够。

    所以接下来,第二阶段开始。

    很快,第二波媒体以及第一波名人也到了。

    奥斯卡期间,洛杉矶可完全不缺名人。

    第一位来的就是杰克吉伦哈尔。

    这位演了美版的《调音师》,现在小有名气,接下来路平安还会和他合作之前新买的剧本电影。

    所以瓦茨伯格一个电话,吉伦哈尔自己也很感兴趣,然后就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