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瓦茨:这一次,我一定...-第3/4页



    。。。。。。。

    两小时后,四合院里,姜闻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看起了剧本。

    看过一遍后,姜闻连连点头。

    他认为,这片子极有冲奖之姿!

    路平安这次拿出来的剧本叫《饥饿站台》。

    这是一部比《寄生虫》讨论的阶级问题更赤裸的电影。

    讲的是有那么一座神奇的监狱,食物是以一个电梯的形式从最高层往下输送。

    每个犯人每个月都会随机调配一次监狱楼层。

    有幸去到高层,食物最丰富,可以随便吃,可越到底层,那就惨了,得奢求上层人留一点,不然就得吃人,或者被吃。

    本片巨大的监狱就是现实社会,盛宴就是有限的社会资源,上层人吃饱喝足,中层人勉强维持体面,下层人骨头都舔不到,所有人性之恶都被激发出来,只能人吃人。

    0层的管理者从上往下看,看不到地狱到底有多少层,目之所及的上层大家过得都挺好,所以对自己的工作还挺满意,甚至充满自豪感。

    最终底层人民用生命传递的信号,上层外的人却完全get不到真实的含义。

    这部片子,用来冲击奖项实际上很是适合。

    实际上路平安也有想过拿出《寄生虫》,但相比之下,《饥饿站台》更能脱离“本土性”。

    《饥饿站台》的世界更能寓意整体的人类社会,而《寄生虫》也有这层意思,但和社会背景的联系却更深。

    简单一点说就是,看《饥饿站台》,你不会联想到影片出品国家,但看《寄生虫》,你会觉得南朝鲜就是这样的。

    这样也省得路平安被扣上“母国伤痕”的帽子。

    当然,这样说肯定也有些片面。

    不过从另外的角度,比如成本、拍摄难度等来考量,《饥饿站台》也显然更加合适。

    看了许久后,姜闻合上剧本,闭眼揉眉,许久后对路平安问道:“你这脑子。。。”

    “就是这么长的!”

    路平安直接抢答。

    这种话他可听过太多遍了,早腻了。

    姜闻也是摇头笑了起来,然后问:“什么时候拍?”

    “可以先准备起来。”

    “我来主角行不行?”

    “你觉得能行么?”

    片中主角是个文弱书生类型的人,姜闻想了想道:“我可以试试。”

    接着又补充:“或者你再改改?”

    路平安笑着摇头:“不改了。”

    说完,姜闻有些遗憾,只是这是却听路平安道,“不过主要要是真不合适,你可以做我的副导演。”

    姜闻刷拉一下来了精神:“当真?!”

    “前提是不能挂名,你知道原因的,还有最重要的是,片子的主题和剧本架构不能变,表演、台词这些,你可以发挥,咱们商量着来。”

    “没问题!”

    姜闻开心了。

    路平安也开心了。

    改编外国片,难点之一就是台词本土化,尤其是这种文艺片。

    至于改变情节、剧本架构之类的,他现在暂时还没能涉足到这一步,之后慢慢来好了。

    而想要还原地好,甚至望一望“超越”,就必须引入一个大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