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武姜偏心二子



今天我们来讲黄泉见母的故事。东周初期,郑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武将一共给这郑武公生了俩儿子。最喜欢二儿子。二儿子起名叫段。有人管他叫共叔段。为什么是共叔啊?那时候。这个诸侯生的孩子叫世子啊,生下来,这世子都有封地的。把这个二儿子段封在了共城,所以叫共叔段。大儿子呢?大儿子叫寤生。这寤生武姜特别的反感。为什么反感呢?因为啊,它难产。据说别的孩子都是先出头,他是先出脚,所以起名寤生,意为倒着出生。

 武姜生这寤生的时候好悬把命搭上。但那个时候没有剖腹产这么一说呀。就得楞生啊,好家伙生得滋哇乱叫,武姜死了好几回去。从此一见这寤生,他就特别反感。呃,长大了,没少了给他白眼。小时候对他也很不待见。

 但是郑武公不这么想,都是自己的骨肉,都是儿子。按照这个规定。是传长不传幼。那世子的位置就应该给这寤生啊。武姜夫人挺不乐意的。没事儿就跟着郑武公念叨,寤生多招人烦呐。长得也丑陋,讨人嫌的。你看看共叔段多好啊。段这个孩子天资聪颖。这才十几呀,一表人才啊。将来,您要是千秋大业了,这位置应该给咱们二儿子呀。

 郑武公摇头不允。夫人哪,两个孩子都是咱们的骨血。二儿子固然不错,可是寤生无过呀。这大儿子没有什么毛病啊?郑武公在这一点上很有主见。不像那周幽王,为了让美人一笑,不惜一切代价。为了女人?忘乎所以。

 那么这郑武公呢?有自己的原则,有一定之规。所以郑国后来才能强大。郑武公对武姜的态度,恰恰是对周幽王的一个巨大的讽刺。就因为周幽王宠褒姒。商纣王宠妲己。夏桀王,宠妹喜。中国历史不有一个观点叫女色误国吗?其实这跟女色没有关系。酒不醉人,人自醉呀。这是贪恋女色的人们忘乎所以,郑武公就很清醒。所以他死了之后,这位置就传给寤生了。

 寤生继位,就是那位郑庄公。郑庄公可了不得。应该说,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代,头一个向王权发出挑战的就是郑庄公。这个人很有头脑,很有智谋,城府很深。怎么形成的呢?这跟小时候这个成长经历有关系。虽然父母健在,但是缺少母爱。缺少母爱的孩子往往内心十分敏感,郑庄公就是这样。逆境使他早熟而工于心计。

 继了位了,武姜对这大儿子还是看不惯。新君即位,他马上就来找这郑庄公来了。你的弟弟?比你要优秀得多呀。国君为什么不能给他换一块大点的封地呀?啊,母后儿听您的,您说把哪块地方给我的兄弟啊?我觉得制邑不错。

 郑庄公一听,心中暗道,好狠呢。干嘛呀?制邑,那是一块很险峻的城关呢。应该说,郑国的安危,跟制邑有直接的关联。可要说不给,那是母后啊,有悖人情啊。母后,制邑是一个险峻之处,不易于防守。我怕我的兄弟年轻。如果要是在这个地方出点差错,则举国难安的,当年那位虢叔就因为守制邑而命丧于此。这个地方不吉利,还是另选他处吧。

 武姜一听没答应。哼,好小气呀。你作为国君,都容不下你的同胞弟弟吗?制邑舍不得,那就把京城给他。好吧,悉听母命。全听您的了。郑庄公一答应,把京城让给共叔段,手下那些大臣都不干了。

 有公子吕跟大夫祭仲,认为这个事不妥。为什么呢?国君想过没有,京城太大了。京城应该说比您这个都城一点都不小,第二个都城吧,可是共叔段的封号,不配有这么大的封地呀。那个封建礼仪制度很严谨,当多大的官儿,有多大的地方,那城盖的多高,城墙有多厚,里边有多少武装,有明文规定。共叔段那不成咱们郑国第二个国君了吗?天无二日啊。郑庄公摆了摆手,叹了一口气。二位,此乃母命难为哟。这我妈说的,怎么办呢?祭仲摇了摇头。公子吕也是无可奈何。没有几天的功夫,一上朝,公子吕又来找这郑庄公来了。国君,我已听说共叔段在京城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他干什么呀?是不是要谋反呢?

 嗯。庄公脸色那么一沉,休得多言。我弟兄一奶同胞。他难道,还能夺我的王权吗?轰了下去。把这公子吕给轰出来了。公子吕跟郑庄公也有着亲戚,他就问那祭大夫。怎么国君就听不得我良言相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