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天下能屠龙者有二,装疯卖傻



  第178章 天下能屠龙者有二,装疯卖傻

  想要说服孔希学,与说服孔讷有些许不同。

  张异曾经想要引导孔讷,是一招随手落下的闲子。

  这手闲子他本以为至少要在未来很久之后,才有机会去施行。

  谁知道杨宪和刘伯温之间的闹剧牵扯到自己,让张异想要小小的推行一下自己的计划。

  现在孔希学上钩了,对他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不过要说服孔希学,只是强调心中抱负不同,对于孔希学这种成年人,你还要许以利益。

  “孔叔叔,您说指点太过了,我哪有什么资格在这方面指导孔家?

  只不过小道资质愚钝,在学习过程中确实有过类似的思索,所以才跟孔讷说了一遍!

  教化的成本,在我看来有许多的改变方式,但最为一本万利的方式,就是简化文字,降低知识的入门门槛!

  叔叔和孔讷生在书香世家,自然不会理解像我,或者比我更差的那些人读书识字的苦处,有时候并非我们不想学,而是学起来比别人吃力!”

  孔希学若有所思,张异说的话确实有那么几分意思。

  读书识字,对于孔家这种书香世家来说,本就是如呼吸一般自然的事,可是他也知道,识字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技能。

  不独是读书人,就算一个读书不成,只要会认字写字的人,他就能从事许多别人做不来的工作。

  可哪怕知道这些工作可以冲一定程度上摆脱辛苦的体力劳作,读书认字的人依然很少。

  其中固然有大多数人没有资源去学习文字的原因,但其中未尝没有现在流行的文字太过于复杂的因素。

  简化文字,似乎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可是,小孩子才讲抱负,成年人想要看到的是利益。

  孔希学的迷茫和孔讷本质上相同,却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他没有孔克坚那样和蒙古朝廷绑定极深,但也受过蒙古人的好处。

  见证过孔家的辉煌,孔希学一样心有不甘。

  “嗯……”

  张异想了一下,说:“大道理小道说不出来,就拿我们龙虎山做比喻吧!

  我们龙虎山的威望,有许多因素造就,其中有朝廷的恩宠,世代承袭天师之位,有祖师和历代正一道的同门的努力,但其实究其根本,龙虎山辉煌的根基来自于正一道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民心。

  这些民心,为龙虎山提供了大量的香火!

  而孔家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天下读书人就是孔家的香火!”

  孔希学若有所思,他认同张异的道理。

  如果说张家的根是那些愚民的话,孔家的根就在于天下士子。

  大家都读的是孔夫子的书,对于孔家的后人多少都有一分尊重,这些尊重造就了曲阜孔庙鼎盛的香火。

  孔家人享受的一切,都是这些士子抬起来的。….

    张异继续说:

  “可怎么说呢,我老祖宗第一次从道德经中悟出大道,传下五斗名教之时,天下的道士,独我张家一家!

  正一道代表道门,这点毋庸置疑1

  可随着时间推移,这天下出现了太平道……又出现了全真道,出现了茅山之术……也出现了灵宝一脉……

  如今张家虽然依然香火鼎盛,但道门却早就不是原来的道门!

  张家有了一部分香火,却也失去了很多民心!

  叔叔您看,这点是不是也和儒教类似?

  孔老爷子留下的教诲,从董仲舒开始,已经有了变化,而这数百年来,不用多久就有许多学说问世。

  这些学说寄生于孔圣人的理论之上,其实逐渐推行下来,早就偏离了孔圣当初所学许多!

  他们也同样分走原本属于孔家的民心!”

  张异这番话如果传出去,绝对是大逆不道,甚至是杀人诛心。

  可是由孔家人听来,却很符合他们心中所思所想。

  人总是会忽略掉自己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只记得自己损害的利益。

  他们不会记得如果没有董仲舒,这孔家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的事情,孔希学只会觉得,孔家本应该会更好!

  人皆有立场,

  在对外的时候,儒家是一个整体,可一旦涉及到利益纠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