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我已经找到那条路了



  而徐诚这里却不一样,这里的农人的孩子都可望读书认字。他能看出来孩子们眼里的渴望的眼神。哪怕现在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肉,但鲁肃相信总有一天,哪怕没有肉的诱惑,他们也能自主的去学习,因为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若是天下世家都能像徐诚一样心怀天下,若是天下的读书人都能像这群孩子一样纯粹。大汉又怎么会落得现在这奸臣当道的地步呢?”

  鲁肃的表情突然严肃了起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心里产生,他必须问个究竟。

  傍晚,徐诚日常挥手送最后一个学生离开。看着徐诚的笑脸,鲁肃更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子信,你可知道教农人的孩子们读书,会伤害世家大族的利益?”

  徐诚收起了笑颜,鲁肃是世族,别看这几天呆在自己这里很开心,一旦发现自己的做法对世家的一种挑衅,那么也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我知道。”

  徐诚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那你为何……”

  为何要站在世家的对立面?

  这句话鲁肃想说却开不了口。徐诚奉自己为座上宾,招待并无不妥,自己却职责他有错误,这是自己的无礼。徐诚兼济天下,自己只为世家利益独善其身,是自己的无情。于情于理自己都占不了上风,但他知道触犯了全天下世家的利益,王莽就是徐诚最写实的下场。

  徐诚见鲁肃没有继续说下去,反问道:

  “子敬以为世家如何?”

  世家如何?

  这个问题鲁肃自然是想过的,世家自然是地方的霸主,百姓只有依靠世家才能生存下去。哪怕是地方的长官也得依靠当地的世家才能立足。

  徐诚继续问道:

  “子敬可否听过一首童谣?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这首童谣鲁肃怎么会不知道呢?昔日桓灵二帝大肆贩卖官爵,使得天下无数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而执掌大权的大臣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上面中饱私囊,下面民不聊生。最后才爆发了今天的黄巾之乱。

  徐诚正色道:

  “世家已经堕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昔日先皇为了给国家注入新鲜血脉的举茂才和举孝廉都成为了世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我所做不过是再次给予农人一个和世家竞争的机会罢了。”

  鲁肃深吸了一口气

  徐诚果然是样培养自己的亲信去代替世家,这个想法是很好,但是妄图只靠读书去改变这个世界的想法太天真了

  “子信,你想的太简单了,世家之所以叫世家,一者是地方豪强,一者是达官贵族,哪怕是你让全大汉的农人都读上书,你也应该知道他们是做不了官的。除非你能掌握全天下大半的世家。”

  徐诚一愣,为什么有才华的人不能做官?因为做官的道路被世家堵塞了吗?难道自己做的不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吗?难道自己做的事情不是穿越者都会做的吗?为什么还会失败?为什么还会被人说天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