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悲天不悯人



  “臣,赵氏钱孙言,王师以下复州,万民响应,大汗声威震辽东,伪明自此不敢东望……臣昏德公十二世孙,赵姓钱孙敬上。”

  赵钱孙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一卷长信充分表现了他家祖传的软骨病。

  “裱起来,刻在石碑上,往辽阳送去!”

  赵钱孙看起来像是刚行完了房事,额头微微冒汗,将毛笔放在了笔架上,用力甩了甩手,活动了一下筋骨。

  “得嘞,小的这就去。”

  “石碑记得要两块,一块送辽阳,面呈大金汗,一块立村口,面朝北方望大金。”赵钱孙又补充道。

  “是,老爷。”

  赵不全躬身退出了出去,慢慢合上了大门。

  赵钱孙整理了一番书桌,吃了几口一旁供奉的桔子,悠闲地躺在了太师椅上,脑海里开始规划着今后美好的生活。

  现在整个宅院里只有一个管家和一些家丁,显然是不够的。

  侍女,小妾,妻子,都要开始慢慢物色起来,不知道村里有地的农民还剩多少,这次能不能全让他们当了佃户。

  第一次当有钱人的赵钱孙不由得感到发愁,在太师椅上又叹了一口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啊!”

  ……

  孙家沟东面的窝棚里,村路上没有人,阳光下,隐隐的哭声弥漫空气中。

  赵老二家的破柴房里,突然传出了男子崩溃的哭嚎声,渐渐地老老少少都走出了各自的柴门,涌到了赵老二家的门口。

  “老二,你嚎啥,又不是头一回碰到这种事了。”

  年迈的妇人拄着拐杖,在老少的簇拥下,推开了柴门。

  “咱就和往年一样,去山里面挖些野菜,弄些树皮,熬一熬就过去了,你怎么……啊呀!”

  老妪絮絮叨叨地走进了柴门,忽然惊呼一声,众人连忙涌了进来。

  只见赵老二瘫坐在地上,怀里抱着满身是血的媳妇,一旁出生半个月的孩子安静地躺在地上,没有了生息。

  “这……这是咋了!老二,这是咋了!”

  老妪急的直跺脚,扔下了拐杖,快步上前抱起了地上的婴儿,只觉得孩子的身体比她干枯的手还要冰凉。

  “虎娃咋没了啊,你说,这到底咋了?!”

  赵老二微微转头,眼神绝望地看着老妪,围观的村中老少都沉默不语,偷偷抹着眼泪。

  “他们来征粮,小翠不肯,他们就推她,小翠就倒在石碾子上。”

  “那虎娃呢!”

  “小翠……我让小翠捂着虎娃的嘴巴,让他不要哭,想着那个赵不全能走过咱家……谁知道……”

  “老二,你糊涂啊。”

  “小翠头磕破了,还没啥事,看到虎娃被自己活活捂死了,她就……她就……”

  赵老二泣不成声。

  老妪坐在了地上,怀里抱着婴儿抹着眼泪。

  “村里年轻的,就剩你一家了,咱赵家沟的根要断了,要断了。”

  赵老二怀里的小翠,鲜血从脑袋上流了下来,手臂上一道深深的伤口直接划在了脉搏上。

  “那个赵不全,哪里是什么粮长!”

  一个干瘦的驼背老汉恨恨地撑了撑手里的拐杖,长叹了一口气。

  “老兄弟啊,你说你就这么走了,留下咱这些老东西,可咋整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