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章 第 164 章



br />

    南方的路大部分都是石板路,阴雨天气多土壤容易下陷,车辙很难行进。

    厨房的车娘一早就带着食材和厨下的人出发了,照旧厨房搭在小山丘的脚下,车娘带着人开始整理东西时,王家的马车已经到了。

    这边搭了三个大帐篷,潘先生家在右侧,王柷带着王彬居中,沈卿带着王杳和谢先生居左,各自进了帐篷休息,王杳坐不住有丫鬟和顾嬷嬷陪着,出去玩耍,王彬见了也跟着一起。

    用过午膳下午要登高,在喝茶的时候陈娘过来求见,进来后看见王柷也在有些犹豫,后者就笑着说:“有什么事只管说。”

    听王柷发话了陈娘也不好隐瞒,“大娘子,今天带过来的那套荷花边青瓷餐具,被潘家小郎君脆了五件。”午饭是主菜一份四配菜一份汤,加上碗碟一张桌子上也就十件餐具,一下脆了五件这是吃饭的时候把桌子翻了。

    沈卿笑着了,“一套餐具不当什么,那今天潘先生家用的这套,回去之后给宝春说一下记个损耗,拿给青竹让她送去给傅娘子,总是不成套也尽够她家用了。”这不送也在库房落灰了,想也知道是这个结果,可是她不来报回头入不了库,还不如早些说等回头主子查问就尴尬了。

    看陈娘出去后王柷问她,“一副碗筷也要巴巴的来说。”

    沈卿送他个白眼说:“咱家的餐具都是成套烧纸的,打了几件不成套以后就不能用了,再说今天你一副,明天他一副,那库房岂不都是不成套的用具,你要知道烧制一套餐具,尤其刚刚她说的荷花边的,很费工时的,家里大库房总共就三套荷花边的餐具,今天脆了这些,以后待客就不能用了。”

    夫妻俩闲话家常,负责吃食的下人早已经出发,在山顶准备茶果点心。

    喝过三盏茶披上斗篷准备登高,有小丫鬟去两边传话,各自从帐篷处理往山丘上进发,登高远望实在是高山太远,这个小土丘还是当初修葺庄子的时候挖出来的土堆砌的。

    一行人拾阶而上,潘先生家的两位小郎很活泼,傅娘子有些尴尬,用午饭的时候把餐具脆了,这会又闹腾,临出发的时候再三嘱咐又忘记了,沈卿看着活泼的小孩也笑的开心,吩咐身边的兰芝一人抓把芝麻糖当零嘴,自家做的可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

    兰芝拿着装零食的食盒过去,把两位小郎君叫住一人抓了一把,又嘱咐他们走路的时候千万别吃,容易呛到,到山顶还有别的好吃的。

    一行人缓行登顶,早有仆人铺好地毯摆放好矮几和蒲团,沈卿又吩咐人摆放书案,高腿桌是沈卿交代木匠研究的,桌腿可以折叠起来,如今摆放了两张书桌,王柷、谢先生、潘先生都眺望四周景色,小丫鬟铺纸研磨,几位才思泉涌开始吟诗作对。

    几人终于抒发完毕,坐下喝茶(解渴)还小口的轻啜,按照沈卿的想法这都叨叨半天了,肯定口感直接大马克杯一口闷了。

    喝了茶王柷和潘先生又开始海阔天空,沈卿实在不喜欢这样的场景,就起身往远处走了走,只当四处看风景,终于竹娘过来宣布车队已经整装好,她一挥手下山准备出发。

    一路无话,一家人在夕食前回到府里,今天在外面转了一天,沈卿吩咐各自回院子用饭,不用过来主院了。

    饭后夫妻吓闲聊,提到潘先生,王柷觉得此人才华可以,就是太喜欢批判时政,教满三年提出辞馆就不再挽留,将来提起也就是个启蒙的先生,出了什么事对自家影响不大,还提议叮嘱沈卿以后出行不要邀约。

    听完这些就心里明白,潘先生还是太年轻有些激进,跟主家郎君谈天说地怎能设计圣人和朝廷,没有发表任何看法,点点头表示知道,又换了话题说起收起立冬的事,这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过太守一家在立冬之前就要启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