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这汉家天下,还有救吗?(求月票月票月票)-第2/3页



  先是写给宋博他们的,告诉他们整件事的流程,让他们到时候按照流程走便可,要注意工坊造纸的保密性。

  而后又给各郡楚纸代理世家写信,当然,是以楚安君的名义,这毕竟是正常的商业交涉。

  甘宁也不含糊,拿了信后,直接让甘勇一队人回了沔阳。

  虽说在襄阳城里,他完全不担黄月英的安全,但……总归他得护卫好才是。

  “对了,楚纸铺……今日更名了,阿楚还未去看呢。”甘宁想起什么,道。

  黄月英也是一拍脑门,“是忘记了,昨日光顾着和那群人对线了……便是今日,也还有不少人递上名帖呢。”

  这时期,上门拜访是要递名帖,双方互相约定好时间才行的。

  可黄月英觉得,她压根没时间啊。

  襄阳学宫要造,其中学宫的那些藏书,她也得想办法去各大世家那边掏些出来,光从襄阳这几家拿,不现实。

  真是千头万绪。

  估算了一下时间,叹气,“今日去不了了,得先去王仲宣那儿。”

  “倒也是。”甘宁点头,毕竟是已经约好的。

  “走吧。”黄月英又是风风火火的走出了书房,至于黄峻,被他送到习书那儿一块读书去了。

  ……

  一座两进的院子内,一名青年眉头紧锁,看着桌案上的香炉,内心很是不平静。

  昨日那位小先生说的话,让他极度烦躁。

  “郎君,小先生上门拜访。”管事通传了一声。

  “请他进来,奉茶,准备晚食。”王璨开口吩咐。….

    “诺。”

  黄月英带着甘宁,则是在管事的指引下,进了这院落。院中花草具齐,因着是春日,显得勃勃生机。

  正厅外,她便见到了王璨,脸上虽带些笑,但却有点勉强。

  “在下黄楚,见过仲宣兄。”黄月英见此,便先见礼。

  一是她年纪小,二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阿楚莫要客气,请进。”王璨道,而后看向甘宁,“这位壮士……”

  “甘宁,字兴霸,见过先生。”甘宁也见了礼。

  “当不得先生二字,甘将军也请。”

  “多谢。”

  于是,几人进得厅内,早有茶水奉上。

  王璨在主位落座,看着下首的“黄楚”,表情有些复杂,而后道,“终于是见到了小先生当面啊。”

  “兄长莫要如此,见到兄长,应当是阿楚的幸事。”黄月英赶紧道。

  王璨是谁啊,建安七子之一,诗词文章都很扎实,与曹植并列曹王。

  长安战乱,他便南下投刘表,因为刘表是汉室宗亲,更因为刘表是他父亲王谦的弟子,两人其实是有同窗之谊的。

  只是,他并不受重用。

  如今是他投刘表的第六年……依旧不受重用。

  王璨闻言,脸上的眉头也舒展开了一些,“听闻阿楚昨日甚是锋锐,一人战百。”

  “不过是几个人罢了,多数人也见我年纪小,不与我为难。”黄月英答。

  “阿楚过谦了,昨日那段春秋,治得极好。”

  “兄长客气。”

  “如今见到阿楚,倒是想起了为兄尚在长安之时……”王璨见着那年轻的面庞,不由得感慨。

  黄月英当然理解,王璨长安时,也是少年负名,便是蔡邕(yong,一声)也对他极为特殊,说要把家中的藏书都送给他,蔡邕死后,蔡家真的把藏书都送给他了。

  而今,王璨的藏书……也至少过了万卷。

  “兄长少年盛名,更得蔡公赠书,又心怀汉室,定有一展抱负之机。”黄月英安抚道。

  “说起一展抱负……昨日州牧倒是让为兄作篇文章。”王璨摇头,“可事情都还未发生呢,让我如何作?”

  “可,那事必然会发生,不是吗?”

  王璨默,是啊,曹袁必然有一战,胜者,则为王啊。

  “兄长希望此事发生吗?”

  “自然不希望。”

  “为何?”

  “前些年为兄自长安出,途中见百姓流离失所,无所归依,为人母亲者,忍痛将孩子丢弃于路边草中,悲伤甚重……何也?”

  黄月英感叹,“国无宁日,战火连天。”

  “是以,为兄是真的不希望这天下……继续战乱下去。”王璨感叹。

  “哎……”黄月英只得叹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