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八识讲世界



    “这个我也不清楚,答案还是需要从你自身找起的。”姬先生笑着说道。:

    李景听了姬!先生的话后略感失望,下一刻他又兴奋。起?来“梦鬼和灵界有什么关系呢?”?

    姚清华解释道:

    “佛教唯识宗有八识的说法,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赖耶识以及末那时。前五识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帮助人认识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六识“意识”是认知了别知识,通俗点就是起到分辨的作用,比如眼睛看到一幅画,其实眼睛本身是看不出画好不好看的,眼睛只能把看到的东西传递给大脑,再由从小建立起来的认知分辨画好不好看。通过意识,才有根据前面五识来建立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八识的说法可以很好的让你理解灵界和我们感受到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我只是用八识的说法来解答你的疑惑,和真正的唯识宗八识是有区别的。”

    “正常人大部分时间只能运用前五识加上意识,而且前五识还不受控制只有本能,比如耳朵听到周围的声音只是被动的接受,好听不好听都要听,意识也不完全就被我们掌控了,比如有一种精神疾病叫做分离性障碍,俗称癔症,其中有种症状是视觉障碍,表现为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但看不见东西,是一种心理上的失明,其他典型症状比如出神与附体:表现为暂时性地,同时丧失个人身份感和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对过程有全部或部分遗忘。部分患者的举动就像是已被另一种人格、精灵、神或“力量”所替代,即出神状态。处于出神状态的患者,如果其身份为神灵、鬼、他人或已死去的人所替代,声称自己是某神或“”已死去的某人在说话,则。这些都属于意识领域的问题,是自身不能掌控的意识变化。”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是感受有形世界的基础,是人的外识,后三识意识、阿赖耶识以及末那识是感受无形世界的基础,是人的内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就是前五识感受到的有形世界加上意识感受到的无形世界之和,但这并不是世界的全貌,因为六识我们都只是被动运用,六识还有很多力量是我们无法主动运用的,更何况还有阿赖耶识以及末那识,所以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是不清晰的,就像自身被雾气笼罩着一样,而当一个人前六识开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更加清晰的感受世界,笼罩他的雾气就变淡了。世界真实的面貌通过前:五识是不可能认清的,只有加上后三识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既完整“”的有形与无形。:”

    “那些开发过六识的人所感受的更加清晰的世界被称为灵界,开发六识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修行,如果完整的世界是有形十无形十,普通人感受到的就是有形五无形三,天生六识敏锐的人可能感受到有形五无形四,修行的人感受的有形无形才可能超过五,有形无形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一般不会相差太大,个别相差大的人都会出现各种不一样的问题…”

    姚清华说道这里看了自己师傅一眼说道:“比如我师傅,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师傅感受的有形是四多一点,无形则超过了七。”

    “无形有形只是为了让人能更加直白的理解所用的代称,真实的世界要复杂的多,而且每个人的有形无形是不一样的,修炼者有形还好说,达到有形六有的可能是眼觉厉害,有的可能是耳觉厉害,是能比较直观感受到的,无形就复杂多了,虽然可以根据对方的有形大致猜测出无形的种类,但没有丰富的见闻是几乎分辨不出对方的无形究竟是什么的,比如一个眼觉厉害的人,他的无形大概率也是跟眼觉有关的。”

    “像是你遇到的梦鬼应该就是眼觉方面比较突出,那个粘在你背上的小鬼就像是摄像头,梦鬼主体可以根据小鬼视野分辨出你的大概位置,因为对于环境的不熟悉所以不能得知你的准确位置,当然这些只是我的猜测,那只梦鬼也可能是其他方面比较突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