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过年
窦燕扒拉着那一摞钱,惊喜地叫道:这么多钱!都是你赚的?因为窦燕知道窦凡在雕刻卖钱,所以才这么问。
但窦凡他父母不知道啊,只知道自己儿子平时喜欢雕东西玩。窦华问道:小孩子家家,这么多钱,怎么几天就赚这么多的?没干啥违法的事吧?
苏英也惊到了,都忘了要去给儿子下面。
窦凡笑道:爸爸妈妈,你们别担心?还记得上次我找你们预支红包的事不?那就是我凑钱买工具?这次去罗城,买了工具,雕的东西好了,在罗城五天一共卖了快三百块钱!
真的?父母还是半信半疑。
窦凡看父母不相信的样子,拿起边上的包,取出一大包工具,各种刻刀锉刀,还有几个没卖掉的木雕。他父母看他的样子,不像撒谎,而且专业的工具,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苏英笑道:儿子,出息了。现在就能赚钱了啊!
窦华也笑喝道:还不去下面条!
嗯,嗯打两个荷包蛋啊,苏英忙不迭地应道。
窦燕端了一杯水给窦凡,窦凡一口饮尽,抹了抹嘴,说道:罗城还是太小了,我准备年后去星城,估计还能卖得多些。这是窦凡回来的时候,放开大步跑的同时决定的,这几天,就感觉罗城的市场消费能力消费对象都受到限制。
你也大了,我不拦你,只是到外面,要注意安全。
嗯,爸爸,我会注意安全的!
窦凡拿了四十块钱给他姐姐,说道:姐,这是我借的,还你。
窦燕笑着收起了四张票子。其余的窦凡收起来了,要做本钱,去星城要住宿吃饭等等,都要花钱。
一会,苏英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面还有两个金灿灿的荷包蛋。窦凡呼噜呼噜地吃完面条,洗漱完就去休息了,明天就过年了。
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桌子旁,满满的一大桌子菜,有窦凡最喜欢吃的炖猪肘,有大大的四方肉块炖油豆腐,还有百页炖牛肉炖鸡炒鸡等等,当然还少不了一条大大的腊鱼。
习俗是这条鱼今天一定不能吃完,当然有别的这么多好吃的,鱼肯定不会吃完,而且这么大一条。这叫年年有余。就着猪年联欢晚会,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着年夜饭。窦华也拿出珍藏很久的好酒,儿子读书考第一,又会替家里考虑现在就能赚钱了,窦华两口子整个晚上都笑眯眯的。
大年初一的早上,窦凡晚起了,是被小孩子们的喧闹声吵醒的。这边的习俗是大年初一的上午,小孩子成群结队的拿着袋子,挨家挨户地去拜年。主人家给每个小孩一把饼干或者糖果,或者两者都有。
小孩子就能得到各式各样的饼干和糖果,谁家的饼干好吃,谁家的糖果漂亮,小孩会说好久。有的小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饼干和糖果,很早就来了。肯定是早来的得的东西多了,一开始主人家的东西是满的,下意识的抓得就要多一些,越到后边越少,这很正常。有的小孩来的很早,甚至六点就过来了。
窦凡小时候,可以说一年最开心就是这一天了,好多好多各式各样的饼干和糖果。但是,一般到了十岁以上的小孩就不参与拜年了,像窦凡这种长大了的小孩就不参与。他们一般和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先去各自的村子里的长辈家拜年,就是说几句吉利话,坐一下,吃点瓜子花生糖果等等,或者喝碗芝麻豆子茶。
然后按着顺序去村子里的年长者家里拜年,玩的好的家里去拜年。然后在一起玩乐,打打牌看看电视。有的时候,几个村子比赛舞龙舞狮,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年味还是很浓的。
窦凡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走在村里的土路上,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那是各种烟花鞭炮爆炸后的味道。他乐此不疲,因为这个味道他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闻到过了。窦凡看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年有一种新鲜感,村子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穿着时髦地在村子里乱串。男青年穿着垮塌的西装,看着明显大了一个号,脚上是锃亮的皮鞋;女孩子则是喇叭裤配衬衫,脚踩小皮鞋。
啪啪迎面走来了村里的小伙伴宋乐,他手里正拿着一把自制的鞭炮枪向窦凡他们开火。
大家都围上去观看,那是一根大铁丝弯成枪的样子,枪管是一排自行车链条的单个链块组成。用强力的皮筋连着扳机,一扳就打火引爆鞭炮,称得上是那时候小孩子手里的黑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