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秦家庄离四九城不远,上午十点左右就到了。
老把式把几人放下车,离走了还给何雨柱打了预防针,言语中对这位大厨很是看好。
几人走在乡野间。这个时候田里基本也没什么活计,大冷天地都冻硬了,想开挖水渠都没办法。村民这会大都聚在村里麦场上晒着太阳扎堆聊天。男的一堆抽着旱烟互相打趣,女的一堆扎着鞋底。
秦淮茹走在最前面。她很久没回娘家,这会到了村里老远就和人打着招呼,一时间二叔三婶四伯的叫着。遇到儿时的玩伴,看着对方菜色的脸和提前枯老的身体,心里对自己能嫁进城里吃公粮还是满得意。城里的日子过得再苦也好过了农村。
老远村支书就迎了上来。何雨柱今天穿的的确像个干部,他们一行人刚进村就有人跑去告诉村支书了。
村支书也姓秦,和秦淮茹老爹算是堂兄弟。一见到人就先冲秦淮茹点个头,然后快步走到何雨柱身前,离着五步远就伸出双手,哎呀,领导,你说你也是,咋来了也不提前说声呢?说完还把何雨柱手拉了过来狠狠的握住。
何雨柱全程是懵的。什么情况?
秦支书这会也看仔细了。这不对啊,这位领导虽然中山装穿着,钢笔插着,可怎么看着怎么别扭啊,离近了怎么还有股葱花味。再一看眼神,都神游物外了,还一个劲的看边上的老头。
一看阎书勤,霍,这位身上有股子血腥味啊。看着架势,肯定是战场上下来的。
阎书勤上去把何雨柱扒拉到一边,伸出手和秦支书握了握手。同志,我们都是四九城红星轧钢厂的职工。这是我的工作证。说完,把自己的工作证摊开给对方看了一下。
收回工作证,接着说我们今天是有点事情还要麻烦老乡。你看咱们找个地方坐下好好说说?
秦支书明白了,合着不是领导下乡啊。行,行行。去我家吧。大冬天的去屋里暖和一下。
阎书勤点了点头,对秦淮茹说小秦,你回家去看你爹娘吧。走的时候我再找你。
和秦支书往前走了几步,回头一看何雨柱正准备跟着秦淮茹回家,上去就踹了一脚。咋地,还想我背你啊。
何雨柱揉揉被踹的大腿,委屈巴巴的跟着阎书勤走了。他是真的很想跟秦姐去看看她那个19岁的妹妹啊。
支书家里,秦支书招呼了二人坐下。喊自己媳妇端上几碗热水,自己就抽出旱烟杆正想抽两口。阎书勤掏出香烟递上一根,来,老哥抽我这个。
支书接过,两人对着一根火柴点上,开始吞云吐雾。
陌生男人间的谈话基本都是从一根烟开始的。
抽了两口,支书先说话。我说两位同志啊,你们来村里这是有啥事?
阎书勤放下烟,老哥啊,我们呢今天来村里,就是想向老乡借口大牲口,还有村里谁家的石磨冬天放家里不用的,也借给我们。当兵的人说话很直接。
又抽了一口。咱不白借。你看老乡们缺啥,我们想办法给补上。就借两个月,要是村里不缺粗粮,咱就给30斤粉条。要是口粮不够了,咱就给50斤棒子面。烟抽完了。这会的烟是没有烟蒂的,剩下一小截扔地上脚踩灭了。嘴里残留一点烟丝,正想呸出来。一想在别人家里不太礼貌,就给咽了下去。
大牲口也不用担心。咱好生照料着,保证你不掉膘。担心对方不信,我老阎37年参加革命,打了十几年战。这不因伤退伍到了轧钢厂。你放心,咱jfj说话算话,不占老百姓便宜。
知道是退伍军人,秦支书就放心了。哪怕是几十年后那种物欲横流的年代,国人对军人的信任度都是任何国家乃至民族都比不上的。
石磨我家就有,你要借就拿去用,给粮食就不用了,都是自家东西闲着也是闲着。秦支书有点为难,只是大牲口,都是大队的,算是公家财产。我也得和村长还有几个组长开会商量。
秦支书烟也抽完了,丢下烟头踩灭,还把嘴里的烟丝给tui出去了。自己家,没关系。
接着说,不过你放心,应该没什么问题。就是粮食啊,咱村里倒还不缺。你看能不能搞点布票和棉花票。大概也知道着有点为难,秦支书脸上有点苦涩。
村里大家口粮都还够呢,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早晚稀的,中午干的,也能吃饱饭了。就是这布和棉花不好弄啊。有这些东西,村里能自己多做几条棉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