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找我?秦淮茹心头微震。不会是知道了婆婆偷鸡的事吧?
三大爷,你不是来找我的吗?还有秦姐什么事?何雨柱也是心里纳闷。
同一个事,正好遇上了。阎书勤在桌边坐下,向两人招招手,示意都坐下。
等两人都坐下了,阎书勤说道柱子,还记得我上个月和你说的事吗?
何雨柱恍然大悟。上个月阎书勤找到何雨柱,提出一个计划。现在虽然过了期,配给粮也恢复了正常,但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普通人家庭就算是粗粮也得精打细算的吃。阎书勤找到何雨柱,借着何雨柱的关系联系上杨厂长,准备以轧钢厂后勤部的名义大批量采购红薯,然后四合院内的住户晚上集体做粉条。100斤红薯可以出15斤左右的粉条,约好了交给轧钢厂13斤,剩下2斤以折损的名义四合院自行支配。同时做完粉条留下的红薯残渣作为猪饲料,杨厂长出面联系养猪场,按照100斤猪饲料换5斤猪肉,给轧钢厂食堂改善伙食,实现三赢。
后勤部和养猪场都联系好了,现在唯一的堵点是搅拌机。红薯洗干净切块之后,还需要搅拌成红薯泥过滤。买搅拌机的话成本太高,还好轧钢厂别的没有,原材料不缺,钳工锻工焊工这类技术人员也不缺,花些时间也能做出来。但是阎书勤什么人,当年在根据地什么条件,照样把后勤玩出花来。本来就打算抽个时间下乡弄一套石磨,再借条大牲口来当搅拌机用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这不正好秦淮茹在这,就让她带着去一趟秦家庄了。嗯,顺便把秦京茹牵引出来了。这傻妞,是那种认准了人就不回头的性格,其实配何雨柱也还好的。再加上和秦淮茹是亲戚,来自秦淮茹和易中海那边的阻力会减轻很多。
你不应该喊我三大爷,你应该喊我爹。阎书勤心里想着。
没办法了,这个四合院里,只要把何易贾三家安稳好,院里的糟心事能少9成。为了以后的清闲日子,只能先做工作了。
我和柱子之前找过厂里,厂里呢会采购一批红薯,交给厂里的家属带回家做成粉条。100斤红薯做的粉条,交回13斤给厂里,剩下归自己。阎书勤娓娓道来。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搅拌机。车间呢正在自己做,但是需要时间。我就打算等礼拜天,你带着我和柱子去一趟秦家庄,借一套石磨和一头大牲口。我有办法用石磨当搅拌机用。
缓了一会,给秦淮茹一点反应时间,接着说不白借。我琢磨这有两个月厂里的搅拌机就能做出来。我就借两个月,到时给30斤粉条,而且保证牲口不掉膘。
饲料都是现成的,到时满院子都是红薯渣,自己再去弄点黄豆,牲口能掉膘就出鬼了。
那,那能行吗?秦淮茹潜意识里还是想躺赢。放着一边的血包不用,非得去加夜班。她但凡能勤快一点,也不至于一直都是一个1级工,每个月就27块5。
能行。阎书勤一挑眼就明白秦淮茹心里的想法。我和老易,还有老刘商量过。到时候院里8岁以上的小孩和50岁以上的老人负责洗,柱子和年轻人负责切,留两个力气大的人帮忙推磨。老易和老刘带人负责过滤淀粉水,你和娄晓娥这些大姑娘小媳妇就负责挤粉条。8岁以上小孩和50岁以上老人,这是为了棒梗和贾张氏准备的。想吃白食,做梦吧。说到这,阎书勤心里一阵感慨,这贾家人怎么就和根据地里的不一样呢。这家人要是放在农村,真的是吃屎都吃不到热乎的。
秦淮茹一看院里几位大爷都通过了,自己也没办法了,不过还是想抵抗一下。
小孩和老人就算了吧。小孩子白天还要上学,老人家身体不好也要多休息,几位大爷年纪也大了,厂里工作也重,还是我们年轻人辛苦一点吧。
老人家说的话,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阎书勤都不用多想就知道秦淮茹心里想的什么。这个口子一放开,估计不用一礼拜,院里就没人愿意做粉条了。现在全国上下一盘棋,都是勒紧裤腰带支援国家建设。咱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压力比农村轻多了。而且这个事我和街道办沟通过,街道办也是同意的。咱们这算是一个试点,做的好了街道办就会接手过去全面铺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