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结果令人另眼相看
一转眼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最近这段时间,蒋阿姨天天喝茶喝到十二分饱,都吃不下饭了。
偏偏家里两个小祖宗,总是偷偷摸摸的奉上各种茶让她品尝。她其实喝不出差别来,只觉得香气越来越怡人,口感越来越温润。
连毕笙也渐渐有了危机感,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把慕心的认真当成一回事。
作为新手从开始学习到练习再到精于此道,自己也是陆陆续续和父亲学了这么些年,并且自己也感觉到自己能够再有进步的地方是心境的提升。
而慕心呢,开始并没有上来就练习手法。
除了上课的时间外,她每天一小时的练琴并没有停止,何况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剩给她的时间也就周末两天和每天晚上的三个小时。
对,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人要从入门开始,慕心的认真超出了毕笙的认知。
他的全力以赴的教学,从茶的品类,到采茶到制法烘焙的差别,以及真正好茶之间从年份,颜色,到香味,茶水的差别,自己已经毫无保留。
剩下就看慕心自己能记得多少,练成什么样子了。
慕心把所有的知识都分类做了笔记,同时去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籍,来印证毕笙所述的准确度。
又通过父亲介绍的茶道大家,讲述了自己对于茶的理解,并且亲自给慕心做了各类演示。
慕心记住了各种香气,然后和毕笙泡出来的茶做对比。反反复复的操作和对比,把细微的差别全部都记录了下来。
正是通过这一次一次的对比,记录,反复操作。终于在大概过了20天左右的时候,慕心开始陆陆续续把各种茶的泡法给毕笙展示了一次。
行云流水的动作就不必说了,真正让毕笙刮目相看的是泡出来的品质。
短短20来天,第一次在他面前展露这一手就让他无比震惊,因为他已经快分不出来这是不是他自己动手泡的茶了。
剩下的几天,慕心每天泡一种茶,让毕笙点评指教。最后毕笙已经无话可说,不管是绿茶,红茶,白茶,乌龙,是果茶花茶等等。舌尖上馥郁的香味和醇正饱满或清甜回甘的口感,让毕笙也心生佩服。
该有的饱和度一样不少,该要的香味一丝不减。毕笙突然有点生气,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有种自己可能会输的感觉了,瞬间难过得默默回到房间反思自己了。
而慕心并没有就这么结束,她还在困惑,自己手法已经手到擒来了,看毕笙的反应应该自己问题也不大了。但是总感觉茶里缺了点什么,多了点什么,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毕澜有一天突然早回家里,看到了慕心一脸严肃的在那忙活。蒋阿姨凑过来对毕澜说道,先生,慕小姐最近是不是魔怔了,天天都熬到很晚。
蒋阿姨想想最近家里的氛围,觉得着实有点紧张,虽然茶是很香甜,但是喝多了晚上影响睡眠啊!
毕澜让蒋阿姨早点休息,放下手中的包凑到慕心面前。
心心,叔叔渴了,给我来一杯?毕澜坐到慕心旁边的藤椅上,随意的说道。
好啊!慕心看到毕澜回来,高兴应道!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您尝一尝慕心把茶端到毕澜手上。
茶汤色泽清透诱人,一缕缕清香钻入鼻中,一下子令全身毛孔都通透了起来。品尝了一口,细腻而圆润,平和而回味持久。
毕澜欣慰的很,暗叹她有天赋。也能看出来这些天是下了不少苦功夫。这场茶局自己儿子似乎已经落了下风了。
心心,泡茶的目的是什么?毕澜忽然开口问道。
嗯?喝呀,能解乏解渴。慕心有点困惑的看着毕澜。
对呀,所以,你懂个中真谛了吗?毕澜意味深长的看着慕心,想让她自己想明白。
而此时的慕心还是脱缰的野马,犟性太强,光想着要赢的漂亮。
是的,最后的比拼,毕叔叔给了双方平局的结果。
知道结果后,慕心也不当一回事了。至少证明自己短时间内也能把这整得明明白白,还不能说明自己的聪明吗?心中端着小小的窃喜又不想表露出来。
据说毕笙因为此事,生气了好久,还不搭理慕心好一阵子。最后还是毕叔叔亲自开导安慰以后才没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