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3章、小冤家要来-第2/2页
“下个月黄太傅要来京口,想必郡主也会随之而来,你总不能避之不见吧。”
提起当朝大哲太傅黄韬,温凉不禁神色肃然,放下手中的瓷杯。
“真的?”
“嗯。”
黄韬作为北朝至今唯一一个同时教授过皇帝和太子的太傅,不仅受召入京教习诸位皇子,亦不忘创立丽山书院,培植人才。把持文坛三十六载,黄韬教授学生不论出身,不分贵贱,因此破格进入丽山书院读书学习的贫寒子弟亦不在少数。再加之其因材施教,时至今日,桃李遍天下,几千弟子中学有所成、名重天下的大有人在。
要论谁是当朝第一大学问者,普天之下的万千士子定会竖起大拇指,首推太傅黄韬老先生,就连皇帝见了他也得谦卑得唤一声老师。有些时候,其他文臣不敢说的话,他敢巧妙的说出来“敲打”皇帝。遥想皇帝登基大典举行之前,礼部几个官吏拿不定新帝称帝祭天时的几处礼节,翻遍了历朝历代的史书典籍,在朝堂之上争论了将近一个月也没有丝毫结果。最后黄老先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之际便解决了让礼部官吏棘手的难题,不免让百官叹服。
起初一个刚到礼部主事的官吏对此不以为然,退朝回府后立即翻阅黄韬在朝堂上提起的典籍,仔细一对照,竟发现老先生所引用的段落与原书中的内容一字不差,不得不对老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黄老先生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记忆超群。
以前丽山书院在京口开设,尚未搬迁至建康之时,温凉就拜师于黄老先生,在圣院里苦读诗书十年。
如今恩师将至京口,岂能避之不见?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可是蛮不讲理的小冤家也要来,一想起她胡搅蛮缠的样子,温凉不免头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