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9章、开仓放粮-第2/3页





    对于去年的豫州大旱,小郡主记忆犹新。当时豫州全境,八个月内未下一滴雨水。老百姓春天辛苦耕种的庄稼,到头来颗粒无收。河水干涸,土地龟裂,树木枯死,难民流离失所等一幕幕惨剧浮现在小郡主的脑海里。

    由于治理豫州的官吏无能,未能及时赈灾,安抚灾民情绪,当时豫州还爆发了自建朝以来规模最大的暴动。

    最后太子率军亲征,才平定了豫州的暴动。

    “你不知道的是,豫州今年又逢天气干旱。连续两年饱受干旱之苦,豫州的老百姓几乎看不到生的希望。而皇室宗亲,门阀士族的人,仍旧一饭千金,难道不奢侈吗?”

    小郡主被程扶摇的一番话说得有些羞愧难当,不好意思的低了头。

    “最近几个月以来,豫州的灾民大批迁移来了京口,想在这繁华富庶的京口城里寻到一条生路。但事实是,哪有什么门阀大族会大发慈悲,救济这些饥肠辘辘的灾民?家乡处大旱望雨,在异乡颠沛流离,这些灾民盘踞在城里,终日乞讨却依旧食不果腹。他们之中有些人,想要去往北方,去地广人稀的地方开荒种粮,却苦于没有通关文牒。他们在这样苦等下去,结局难免悲惨。”顿了顿,程扶摇接着说道,“如果再有歹人从中挑拨,怂恿灾民在城中暴动。最后受到伤害的,无非就是这些灾民和城中的无辜百姓。去年的豫州暴动就是个鲜活的例子。你仔细想想,京口如果发生难民暴动事件,皇上会责罚咱们温家。”

    “嫂嫂你的意思是?”

    “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与其坐等灾民暴动,不如提前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也就不会走投无路而选择暴动了。”

    小郡主还是不太懂程扶摇言语里蕴含的深意,便虚心求教:“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防患于未然?”

    程扶摇压低语调,故作神秘的说道:“开仓放粮,开咱们侯府的私仓,赈济从豫州迁移而来的灾民。然后打开北城城门,给那些想逃去北方却没有通关文牒的难民放行。这么做,不就完美解决了难民问题?”

    “我总算明白了。但开仓放粮,放行难民毕竟不是小事,咱俩说了恐怕不算。这件事,怎么着也得请示我爹。”

    程扶摇问:“侯爷会同意吗?”

    “放行难民不好说,但开仓放粮这点我爹他应该会答应。如果他不答应,我就再一次离家出走!我这就去找他……”

    话音未落,小郡主就起身,出门而去。

    “婉儿,千万不要说是我教你的。”

    “明白!”

    出了世子大院,小郡主便直奔侯府大厅,达到大厅时,她老爹正在和铁莫,洛阳议事。

    明明看到宝贝女儿来了,温正虞却装作没看见,继续和铁莫与洛阳交谈着。三个人就这样当着小郡主的面,你一句我一句聊得越发酣畅淋漓。

    小郡主仔细一听,三个人无非是在谈论些军队里的趣事。

    这不明摆着戏弄自己吗?一个时辰之前路过大厅时,三个人就在议事,可一个时辰过去了,还在议事。想到这里,小郡主干咳了几声,道:

    “爹,我有一事相求。”

    侯爷坐下,无奈的问:“什么事?如果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找你母亲倾诉。我还有军务在身,不能陪你胡闹。”

    “是大事,不是小事。”

    “那你说吧。”

    小郡主顿了顿,请求道:“爹,我想让您开府里的私仓放粮,赈济城里的从豫州迁来的难民。”

    铁莫和洛阳一听,吃惊不已。

    侯爷倒没有铁莫和洛阳那般惊诧,但脸上仍难掩一丝意外。

    “嗒,嗒,嗒……”

    整座大厅静得出奇,就连侯爷手指轻轻敲桌而发出的轻微声音都清晰可闻。

    这会儿的小郡主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度时如年,担心老爹不会答应放粮,便把难民一事中的利害得失给老爹仔细分析了一边。

    侯爷点点头,缓缓道:“有点道理。”

    “不错不错!”铁莫由衷称赞道。

    洛阳也一样,没有料到一向喜欢无理取闹的郡主会有这样的格局,竟然提出开仓放粮的要求,并且能对其中的利害关系分析得十分透彻。两个人不禁对小郡主刮目相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