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守岁



    下午刮了一阵风,天就阴了下来。

    傍晚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王四带着儿子把止园各处的灯笼都点亮了,红红的灯笼看得人暖洋洋的。

    岁岁年年人不同。

    陈安之看着正在厨房忙碌的一大家人,心里说不出的踏实。

    去年守岁,还只有她和小霁、老爹三人。

    今年有奶娘一家,再加上隔壁添香楼的五个姨,竟有十一人。

    这几天不曾熄灭过的灶火,在奶娘和几位姨的操持下,变换出了无数的美食。

    也许这便是书里说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吧。

    此刻,齐大先生正在施展厨艺。

    “今晚的饺子和锅子都由我来主理。其他的菜就交给慧娘姐姐和安之。”齐霁撸起袖子,正在和面,准备做饺子皮。

    “好,我带着唐姑娘和添香楼的众管事,给各位大厨打下手。”陈元吉中午也从衙门回来了。

    “那我和我爹就负责烧火和跑腿。”春哥儿自告奋勇地说到。

    “小霁,我们上午摘的野菜也要放进饺子里哦。”陈安之提醒到。

    “好的,野韭菜饺子、野葱饺子,安排上。其他的都洗净了烫在锅子里。今晚安排的西郡辣锅子,添香楼鹿掌柜提供的秘制料头,还要请唐云姑娘品评一二。”齐霁说到吃食,也是难掩欣喜。

    大家各自忙碌着,先包了几大屉各色的饺子放着,便开始做热菜。

    热菜由陈安之掌厨,配料是慧娘他们上午都预备齐整的。

    三下五除二,陈安之拿手的糖醋鲤鱼、香酥鸭子、四喜丸子、上汤菠菜就陆续出锅了。

    炭炉上煨着的花胶鸡,蒸笼里的粉蒸羊肉、粉蒸芋头也被端上了桌。

    在挨着睡莲池的长亭里,布置了一个大大圆桌,桌子中央的锅子里,火红的汤汁已经在上下翻腾了。

    “大家快来,坐定了好开席了。慢慢吃一阵子再下饺子。”慧娘高声招呼着大家。

    大家随意坐好,陈安之习惯性地坐在了齐霁身边。

    “今晚准备的是清爽的露酒,不易醉人,可畅饮。”鹿鸣笑着说道。

    这个圆桌的设计,在靖南国很不常见,靖南习惯分餐,多人共餐时,也是分坐在长几案的两边。

    “这个桌子是我画的图纸,请登州商会的赵会长连夜赶制的,桌面下还有个小机关,可以使桌面旋转。”齐霁一边转着桌子,一边说道。

    “真是巧思加巧匠,这么合用的桌子,原来宫里也不曾有。”慧娘称赞道。

    “灵感来源于安之,她说除夕的年饭重在团团圆圆。所以桌型就画的是圆的。“齐霁顺势摸了摸陈安之圆圆的小脑袋。

    小霁真会变着法儿地夸我呀。

    陈安之主动起身给大家布菜,她还特意让唐云多吃些辣锅里的牛肚和牛肉。

    年夜饭总是不着急吃完的,大家惬意地吃着、喝着,说着对彼此的祝福。

    不知不觉,雨停了。

    王春听到有人在应门。

    王四和他同去大门口查看。

    回来时,两人便抬着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长长短短的炮仗。

    “齐先生,说是赵问天会长差人送来的,东郡出产的烟火。”

    “东郡的烟花样式做得最好看。这么多烟花,价值不菲啊。”慧娘不自觉地回想起当年在江宁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