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 章 悬河诡渡-第2/3页
天师府的木刻符箓一进这种阴气深重的水域,威力就被压小了非常多。
几乎不能对周围的尸体起到什么威慑作用。
但那几枚木刻符箓暴露了白老汉的位置,一下把他周围的尸涡死尸给吸引了过去——白老汉被尸皮衣包裹的身影马上被重重死尸隔开了。
罗澜舟的尸皮衣被划开了一个口子,尸涡里奇形怪状的死尸已经朝他这边转过头来了。罗澜舟急中生智,一刀割断了附近的一丛死尸头发,三下两下,裹到了那个口子上。强行把破损的尸衣“扎”了起来。
系统显示的“虎花儿”残肢位置就在这里不远,罗澜舟、解元真抓住机会,快速往下潜去。
越往下潜,四周的尸体越来越多。
这些尸体已经脱离基础的人形限制,绳索的微光照出一具具互相融合的尸体——有的是这具尸体的手臂,生到另外一具尸体的脖子上,有的是三四具尸体的脑袋融成一颗,死尸的四肢就像海葵花一样,在浑浊的河水中转动。
还有更多的,是破碎的尸块被旋涡搅拌,和泥沙混合成一块块难以分辨的尸块。
半张半张的脸从泥壳里浮出来,脸旁边就是被绞断的手脚。
很难想象,黄河底下还能藏这么恐怖的东西。
看到越往下越破碎畸形的大尸块,罗澜舟有了种极其不妙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系统提示在尸体密集到几乎寸步难行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吾九殿眼看船里的积水越涨越高,
卫厄踩着船舱的隔板,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了船首。他抄起船首的白碗,把白碗中的蜡烛拿起,削了一小块,用了特殊的劲力,往水下一打——
他们每条船上,船头都摆了一碗水,水下压着一张黄符纸,水中点了一根白蜡烛。
白老汉下水前的交代是,船头的白蜡烛,一旦烧到了碗水面,他们今晚就不能再捞尸了。必须立刻回去。
但是在上船后,卫厄观察过这几根蜡烛的燃烧速度。
人油烛烧得很快。在下水的解元真、罗澜舟上浮之前,蜡烛就会被碗里的水浸灭。
既然白老汉是个有经验的老捞尸人,他如果真的想帮他们找到尸体,就不应该犯这种估算错蜡烛燃烧速度的低级错误。
白老汉能够干出熬活人取蜡这种事,他就不可能是个好人,也不可能老老实实带他们下水捞尸!
他们这一行人,显示出超过常人的身手。白老汉要是想遮掩住自己背地里的勾当,同时从他们手里逃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引到黄河上,引来黄河里的东西,把他们全都弄死。
但是,他们这一行人,明显有江湖人在里头。动的手脚太过于明显,容易被直接看出来。白老汉要动手弄死他们,就得半真半假,掺和着来。
卫厄过了一遍白老汉交代的所有捞尸注意事项。
最有可能被做手脚的,就是“船头摆碗,碗中点烛”这一条。
白老汉给他们每条船的“人油烛”都不够撑到捞尸的解元真他们回来——人油烛烧得快,不多时就会被碗里的水熄灭。
如果点的“人油烛”真的有用,蜡烛一熄灭,原本只是潜伏在船底下用各种动静逼人下水的浮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吾九殿们的船上。
卫十道、卫九易他们毕竟是正道的人,对人油烛让诡怪放弃攻击死人的真正原理不是很清楚。真正点“人油烛”的作用,不是遮挡活人的气息,而是把人油做成蜡烛的样子,通过烧“活人油”,去给水底的东西上供,从而换取它们不上船的便利。
只要代入一下诡怪的视角和思维,便非常好理解了——“人油烛”是用活人熬出来的,跟采花熬精油一样,不知道得害死多少个活人,才能熬出一根人油烛。“人油烛”的人味,肯定比活人浓。
吃人油烛肯定比吃活人好。
“蜡烛”和“线香”一样,
都是具备特殊效用的物品,能够制造出“供奉”的科仪。一旦有了科仪,孤魂野鬼在享受香火时,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白老汉的盘算就在这里,碗里的蜡烛不够长,被水熄灭后,不管“魏少”一行人是信他还是怀疑他,都不会再把蜡烛点起来——白老汉回来,船上的人已经被河里的东西统统害死,白老汉自己刚好可以搜刮六条船,用碗里被水浸泡弄灭的那一小半“人油烛”平安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