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好大的地



    在土地的管理上,大周也有着严格规定,每家每户拥有的口粮田,是绝对不允许出卖的。也不允许用来抵押。或者说自己不种地,口粮田面积小,每年又产出不了多少粮食,我租出去可不可以?

    一样不行!你要是租出去,那衙门就要直接收回!把口粮田变成为官田,然后自己雇人耕种,或是分给衣食无着落得人!

    最初想的是防备着土地兼并,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罢了!

    李世庸想要买地,那么买的就是地方上个人开垦的耕地。

    当初大周建国时,人口稀少,大量的土地荒芜。这时候,各地的官府给各家各户划分了口粮田!

    并且引导所有的自耕农去垦荒种地!每年春耕时,官府指定一块地方,组织各地乡里进行开荒!耕地开好了以后,会分给各家!这种地就属于可交易的土地。

    同时,偏僻的乡县,也允许自耕农开荒地!开好了地以后,去乡里备案一下,地就归你所有了!

    这项政策,最开始确实让大周的耕地面积快速增长!执行了几十年以后,弊病丛生,就被废除了!一方面是豪强地主已经衍生出一套潜规则强占土地,另一方面也是荒地被开垦了十之**。

    在大周,土地是国家税收的基础,收税看的是你家种多少地。

    所以,在土地管理上比较严格,类似耕地的交易,必须要去衙门做好备案!私下的交易是不保护的!如果两个人私自约定,交易了耕地,那么,如果原地主要是反悔了,私下签订的合同很大可能无效!

    既然是必须到衙门备案,索性就由户部的一个衙门,和各地的牙行开设了一处交易场所!

    衙门里的人主要负责提供一个场所,做个见证,并监控双方不许坑门拐骗!

    如今,李世庸想要买地,或者买城里的地皮,要么就是乡下耕地。

    有想要卖地的人,便干脆到衙门里,给牙行的人说一声,由牙行的人出面。也有人觉得,这牙行虽然便利,可是收费太贵!不如自己去联系买家!

    李世庸不管许多,直接来到衙门,跟看门的说一声,自己打算买些地!门卫给他指了指一处偏僻的小门!

    过了角门,进到一处厅堂里。屋内多是卷宗,伏案打瞌睡的就是处理交易的两个户部刀笔吏。

    李世庸上前打了招呼,对方一看是来买地的,直接说道:“这盒子里装的的所有要交易的土地说明,你自己拿去看吧。看中哪块了,可以直接去联系地主看地。或者也可以等一会儿,有做这行的牙人过来,你可以让他们帮你挑选。”

    “好的,那我先自己看看。”李世庸说着,拿起来几张纸到手里。纸张挺厚实,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末日,通许县王某,举家搬迁至外地,现有良田七亩半,售钱二十贯。”

    李世庸心里琢磨,这地价倒也便宜,只是通许县离着可够远的!自己就算买了这种地,也不可能去种;大概也只能租出去!可是我人不在通许县,到时候,若是本地人压价,我也没办法。弄不好欺负你是外地的,干脆不租你的地,等你人不在,直接强行种了!

    看来就算买,也不能距离汴梁太远的,不好管理。李世庸在这里看着各种出售土地的消息,那边走进来一个笑眯眯的男人。这男人穿着一身灰色长袍,腰间戴着一块象征着身份的牙牌,是一个专门撮合交易的牙人。

    “这位公子,请了!小的许世安,公子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公子是买一块什么样的土地呢?”

    李世庸把自己的要求说了说,首先是不能里汴梁太远了,地方县城的地不考虑!另外最好是上等的农田,而上面的作物不仅是粮食,也要可以种其他作物!就是不限制用途的土地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