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气丹



天一大亮,林初升活动了一番筋骨,又去了三叔公的丹药作坊。

 做饭的健妇简单的炒了两个青菜,这也是张家驻地的村民,只有三叔公和林初升两个人大口吃着,饭菜可口,二人丝毫没有什么形象可以顾及。

 吃完饭也不见小厮前来,林初升一问才知,今天让他们集体休工去了。

 张家真是仁义之家。

 这里的村民人家包括镇子上人没有种地的习惯,全靠外买过活,也亏有钱才行。

 他们闲聊,平时三叔公也不曾制止过,听到他们说的面红耳赤时,都不由的连林初升都信以为真,心生佩服。

 听说三十岁之前只要练气中期就可以入白云宗,他也是从小厮闲聊中得知的,小厮门说的抑扬顿挫,仿佛入这个宗门很简单一样,又扬言,我要怎么怎么修炼,怎么一飞冲天,奈何他们多人连打坐一关都坚持不下来。

 白云宗向来是贵精不在多,收弟子不仅家世清白,修为不低还要对宗门足够忠诚,否则说什么也不会收为弟子,这也是他们人数不多的原因。

 今天的冷清让他有些不习惯。饭后三叔公把林初升带入屋中,只见三叔公拿出一个足球大小的有三个腿像香炉一样的铜制丹炉出来,表面黄灿灿的油光铮亮甚是好看,只见它盖着弧形盖子上面雕刻了很多纹路,一看就是装饰用的,没有什么具体用处,装饰周围是一些小小的孔洞,应该是散热的,它的底部没有一丝火烧过的痕迹,两个耳朵处是鹿头形状,丹炉上刻着流云二字,很是显眼。

 林初升用手接过,差点没接住,才知道这家伙很沉,约莫有五十多斤,这三叔公还真是老当益壮,毕竟练气后期,即便身体血气衰败,不可避免走向衰退的道路,也不是林初升可以比拟的。

 用手一摸,才发现这个丹炉大有玄机,底部不是平的,而是有很多向内的圆滑凹陷,这是有意做上的,估计是受热更加均匀,林初升猜测,他打开炉子,发现炉内只有拳头大小的空间,两个耳朵位置明显能活动起来,看来这个构造机关一定就在丹炉内的夹层了。

 三叔公,我们这是做什么?林初升好奇问道,熟悉了之后他也少了很多拘谨,再说他也不是客气之人。

 这一年,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现在教你炼制气丹,以后能不能吃上气丹就看你自己了。

 这个丹炉是流云宗的好友帮我炼制的,炼制气丹不同于凡人丹药除了药材原料,对于火候的控制也甚为关键对于其中药材在受热的时候具体变化等你能感应灵气再教你,现在教你如何用嗅觉气味听力来辨别丹药在炼制时的药性变化,只要肯下点功夫,勤加练习对你也不是太难。张家还是有足够药材给你慢慢练习的。三叔公鼓励的说着,一副小子你的前途大大好的样子,他又指挥着林初升把药材原料拿来。

 这是要学习气丹,炼丹终于换成了丹炉不再是大铁锅了。

 房内林初升自然不陌生,熟练的找到早已经捣好的药泥,药泥是生的,一共十七份,装了十七个小碟,每份份量不是很多,只有一小捏。

 这气丹配方你也熟悉了,其实只有五种入五脏的药,它们的相生关系你也能推演出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些在《炼丹要诀》中都有分析,其他十二种主要配比作用也都解释的明白,想来你下了功夫也不会陌生,现在就是炼制过程中这些药材在其中气味的细微变化过程中,分辨成丹的效果了,这是我的炼丹诀窍,你可要听好了。

 这人老了,废话就是多,但是林初升还是一脸认真,伸着耳朵不敢大意,然后按照三叔公的要求小心翼翼的把十七分药泥按照比例拨入炉内搅拌,混合药泥变成了绿色中夹杂丝丝白色,其中还有一些药泥剩余,他放回原处。

 这么多药材混合在一起要是能成丹体积也是不小了,看来以后就要真的啃丹药了,林初升分神。

 三叔公随即从林初升手中拿过丹炉,右手掌中上方一寸的地方也不知什么时候冒起了一团如拳头大小的火焰,火焰是红色的,温度很高,在这炎炎夏日,屋内的温度瞬间就升高了很多,而那丹炉就悬浮在火的上方稳稳当当不见一丝晃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