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在博物馆的修复室内-第2/3页
胡老师感叹。
“我以后一定会注意保护好眼睛的。避开强光,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多吃维生素和猪肝。争取晚点花眼。”
翟丹很乖巧的笑道。
“不止是眼睛,手也要注意保护好。我们除了眼到,更要手到。锔瓷活的劲道、力度和准确度,都对手的要求很高,有时为了防止手抖,我建议你多做做手上的耐力训练。”
“手上的耐力训练?”
翟丹不明白。
“很简单,就是没事握一握握力器,举举哑铃、杠铃什么的,手上有力气了,就能做到举重若轻,才能保证做活时手稳。要知道,归根结底,我们是手艺人,凭双手吃饭。”
胡老师一点也不把翟丹当外人。
“那胡老师,您平时也做力量训练吗?”
翟丹狡黠地反问,他看胡老师瘦瘦小小,不像是常年做力量训练的人。
“你看——”
胡老师也不多解释,伸手把文物修复室的一个石权,单手稳稳抓了起来。
石权,就是古代的秤砣。
石,是指用石头做成;权,就是权衡、衡量的意思。
那个石权是某个古墓里的出土文物,有三十多斤重。
好多人两手抓起来都困难。
看着身材瘦瘦小小不起眼胡老师,单手把石权稳稳抓起。翟丹吓了一大跳。
真是人不可貌相。
“嗬——胡老师,您真厉害!”
翟丹翘起大拇指称赞。
“胡老师另外一只手,也能单手抓起石权呢!左右开弓,跟玩儿一样。”
一个旁边看热闹的实习生插嘴。
“去去去,你们一个个的,都去考古工地帮忙,该干啥干啥去,留在这干啥?是想和我握握手吗?”
胡老师虎着脸,把几个实习生全部都赶跑。
有个实习生还想留在文物修复室里偷懒,赖着不走。
胡老师作势一伸手,吓得赶紧溜之大吉。
博物馆里的人都知道:胡老师的双手有力气,那简直就是一对虎钳。
没人愿意被虎钳拧一下。
等看热闹的闲人们都跑掉,胡老师才又露出笑容。
他站在文物修复室一幅“自将磨洗认前朝”的书法条幅下,对翟丹说道:“别受他们影响,你干你的,我就在旁边看着。”
“那好吧,就请胡老师多多指教,我献丑了。”
翟丹开始做起陶钫的修复。
每一块陶瓷碎片上,都用铅笔做了编号。
按照编号,一块块的拼接,他做的有条不紊,不追求速度,尽量求稳。
偶尔,有些地方,胡老师给他指点一二。
有时,他们也就某个细节地方的处理方案进行讨论和沟通。
有些拼接受力的位置,还要打孔,用锔钉订上。
……
在胡老师的指导下,翟丹很用心的把那堆碎片,慢慢拼一个完整的文物。
看着翟丹修复时的动作,胡老师眉头紧皱。
看着,看着,他终于忍不住,一脸怀疑的问翟丹:“大丹,老实告诉我:你以前是不是在哪里学过文物修复?”
“胡老师,您为什么这么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