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补锅少年



1998年,7月初的一个上午。

 华夏大地上,历史悠久的三线小城东洲,在城市东郊,矿区小镇家属院的住宅楼里。

 17岁的翟丹,正坐在阳台上修补几个烧出裂缝的砂锅。

 这是他穿越重生的第二天。

 两天前,在另外一个时空,在一个省城的文物修复中心内,他还是个优秀的文物修复技师,专门修复各种破碎的陶瓷文物。

 就因为一点小事,他来到老家东洲郊区的考古工地。

 无意中,被人鬼使神差地在后背拍了一下,他站立不稳,一头栽进了脚下一座刚挖开的墓坑内。

 等好不容易辛苦从满是泥水的混沌状态中爬出来时,发现时间回到了1998年,位置居然是东洲市郊区小镇矿区的排水涵洞口。

 那一刻,不仅他呆住了。

 有好几次,他拼命跳回涵洞内,但每次爬出来,还是1998年。

 翟丹气的跳脚大叫:老天!不带这么玩人的!

 上一世,他吃了无数苦,受了无数罪,经历无数坎坷,人生还走过无数弯路,最终进入文物修复行业。

 辛辛苦苦摸爬滚打近二十年,熬到了中年,终于,从小技工熬到高级技师,被人们称作是文物修复专家。

 造化弄人,转眼一切归零,重生到1998年。

 他又回到了17岁那年。

 又要从穷困潦倒的状态开始人生重来。

 但万事都有好有坏。

 坏处是:家里穷得要命,正遭遇生活上的困顿和危机。

 好处是:社会上到处都充斥着财富的机会,随时找上个什么风口,就有可能会暴富。

 眼下,母亲失业在家,每天为柴米油盐发愁。

 父亲单位效益不好,工人们人心惶惶。

 仅靠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已经快支撑不起家里的各种开销。

 好在母亲会点修补砂锅的手艺,走街串巷修补各种烧裂的砂锅。

 翟母的修补砂锅瓷碗技术很好,经她手修补过的砂锅,敢夸海口保证:绝不会渗漏一滴汤,比新买的还经用。

 翟丹妈妈的锔锅技术是家传的,姥爷曾经是解放前很有名的锔瓷匠。什么精美瓷器玉器都能修补的巧夺天工。

 传到翟丹妈这一代,祖辈精巧的活儿都已经失传了个干净,只留下些修补砂锅瓷盆大缸之类的粗活。

 老妈就是凭这个快断绝的祖传补砂锅手艺,每月赚一二百元钱补贴家用。

 每天,母亲辛苦来回十多里路,往返于城里和郊区小镇。

 白天在城里走街串户收烧坏的砂锅,晚上熬夜加班修补,然后再送回城里各家去。

 翟丹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他就感到心疼。

 家里穷困就算了,不凑巧,又赶上前两天他掉进涵洞里差点淹死,再加上他家马上可能会被以调换住房的名义,赶出住了好几年的公租房

 种种遭遇,令谁看着,都感觉得要情绪崩溃。

 从涵洞里脱险出来后,翟丹好多次找机会和父母商量:现在该怎么怎么赚钱,怎么改变人生际遇。

 去南方投奔马老板买房做生意炒股设想无数。

 可无论怎么说,都被思想保守的父母一口否定。

 再加上他说话口吻,看起来和17岁的高中生怎么都不搭。翟丹念干了口,父母只是固执地认定:儿子是掉进涵洞里吓着了,精神出了问题。

 每每想到时不我待的赚钱良机被白白耽误,一股烦躁之气从心底蹿上来,急得翟丹直跺脚。

 今天早晨,父亲上班去了,母亲在里屋小客厅里,一批批提着慰问品的亲朋好友上门探望,翟妈接待的不亦乐乎。

 亲朋好友都是来看望翟丹的。

 大家都听说翟家唯一独子掉进涵洞,差点没命,精神还吓出毛病的事。

 翟丹不想见人,不想被人当成精神病探望,更不想出门被人背后指指戳戳瞎议论。

 他独自躲在阳台上不见客,客厅里有什么人来人往,他一概不理会。

 只是这么闲着太难受。

 手里不做点什么,他感觉自己会马上疯掉。

 闲着无事,目光盯到了母亲走街串巷收来的那堆砂锅上面。

 早先,这些东西翟丹是看不上眼的。

 幼年时,看妈妈忙活这些修补锅碗的事,他有些不屑一顾,从来不去碰这些东西。

 但很讽刺的是:他后来进入文物修复中心,反而是靠修补陶瓷技术,在文博界站住了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