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秦左良的家
紫蓝星。
这是一颗与蓝星地球相似度极高的星球,星球上人类文明发展程度也类似蓝星。
2020年,初秋。
华国。
秦省。
南山市。
凤水县。
黄牛埔镇。
落霞村,居山谷而建,因村西有座落霞山,故而得名,山势不高,有涌泉,村民世世代代厮守着自己的家园,是一个安逸宁静的山村。
山谷外,一条与嘉陵河流并肩蜿蜒的省道,南北沟通秦省与川省。
坐落在山谷里的村子,有一条无名小溪穿村流过,再穿过省道上的小桥,汇入山谷外的嘉陵河。
因着地形,村里各家各户并没有聚集在一起,而是一处处院落分散在小溪两侧,独门独院地各自生活。
院前院后就是各家的自留地,平地少山坡地多,还有各家的自留山,此地大小山头上多是岩石暴露,覆土贫瘠,现在已经是基本上没人打理。
改革开放的时代,村里各家也有了很大变化。
村子里有的人家盖起了红砖瓦房,有的人家依旧是青砖老宅,腰包里有钱的人家,甚至起了水泥的二层小楼,打眼一看就知道各家的富裕程度。
托村村通政策的福,两条水泥路将小溪两边的各家各户,串联了起来。水泥路修到山外,在村头的小桥边汇合,和省道连接,去镇上和县市里的交通倒是很方便。
在这个年轻人进城打工创业的时代,落霞村越发的宁静了,村子里大多数人家只有留守老人孩子,操持着自家的那点口粮地,自留山撂荒,村上的集体山林更是没人承包了。
村里上学的孩子,小学和初中要到镇上的学校,走路要半小时,高中就要去县里的中学住校,或者去市里上高中,早晚的时辰,学生们吵闹着上学和放学回来,村子里还算热闹点。
小溪南岸的水泥路尽头,再往山里走就是土路了。路旁有一座青砖黑瓦的院子,三间正房,两间侧房,院子和其他村民家一样,半亩左右很是宽敞,没有修院墙,简单地栽种了些花椒树围起了院子。
院子里有一口自压水井,一棵歪脖子核桃树,懒散地黑狗趴在水泥地面上,嗮着太阳。
院外的两小块方正的菜地里,西红柿茄子包菜,已经收走了,只有两排小葱长得翠绿。几只老母鸡在大公鸡的带领下,散落在菜地里找虫吃,叽叽咕咕地忙得头也不抬。
这是秦刚家,秦刚夫妻俩开着三轮车,早早就进山了。金秋时节,山里的五味子成熟,这里的野五味子很有名,他们去山里采摘野五味子售卖,也是家里的重要进项之一。
岭北的野五味子,也叫北五味,上好的中药材,有滋补强壮之力,每年都有药材贩子到村里收购,靠山吃山的落霞村村民,当然不会放过大自然给的赏赐。
如果就靠自家的十几亩坡地薄田过活,也只能填饱肚子。
一间正房房间里,宽敞的大炕,靠墙是厚实的炕柜,炕上矮腿书桌靠窗,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弥散出暖暖的味道。一个少年盘坐在炕上,上身挺直,沐浴在熏黄的阳光里。
炕桌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连着网线。一杯绿茶冒着淡淡的热气。
秦左良高三没毕业,就留在了家里,倒不是他学习成绩不好,而是他一直体弱多病,时不时地头脑发昏,坚持不住只能辍学了。
眉清目秀的高中生,本应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但是他只能留在父母身边,就连去山里采摘五味子也办不到。
秦刚带着独子去市里的几家医院,给儿子看病,但是钱花了一大笔,西医查不出问题,中医给出的结论让秦刚夫妻俩很失望,先天性的体质虚弱,根本没法治,只能慢慢将养。
好在儿子性子淡然,夫妻俩也舍不得让独子外出,就留在了家里。
他的卧室里安装了空调,拉上了网线,天冷了还有火炕烧,加上现如今的快递便捷,秦左良出门见山的生活环境,从另一角度看,比城里人还要舒坦。
清新的空气,新鲜无农药残留的蔬菜,自家产的粮食,你说到底是城里好呢?还是农村好?各有各的利弊吧。
当然,家里的环境还是冷清了点,比不得城市里的热闹。
呼默默关闭电脑的秦左良,吐出一口长长的浊气,伸手,熟练地从炕桌上,拿过茶杯,抿了口温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