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他醉时的话
话为声,无形,不可见亦不可触,但他的话却无时不带给我前进的力量。
――题记
一直以来,认为父亲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经历过的事情,可要比我走过的路还多。而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也必然是有着些许道理的。
父亲爱喝酒,不过并非是小酌一杯,桃花也醉。,而是如兑水一般,一个劲的往嘴里灌,谁拦也拦不住。母亲他们都要烦死了。在家里喝吧,吐了一地稀里哗啦的,又要成夜地叫唤胡闹,不得有人照看?这就难进梦乡了;要在外面喝了,倒又怕没人照料,真要是跟他爸一样有个什么好歹该可怎么办,有时还真地成了三过家门而不入。酒劲缓点了,他解释道:这年头,外面没个朋友是真不行!
好了,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父亲醉酒后,时常会说一些含糊不清的话,虽听不全,但懂个十之七八却是不成问题的,每到这种时候,哥哥都是在找了一大堆理由之后,在母亲的帮助下溜之大吉。而我呢?孤立无援的,只好硬着头皮上,打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念头,听了下去
也不知是何缘故,刚才还焦虑的心,在他开口说话后平静了不少。一会讲讲他的人生经历,又说说自己悟出的道理:儿子,现实可比你想的要复杂的多!‘弱肉强食’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王道!
我听得似懂非懂的,却总觉得受益颇深,或许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因,既然非三观不合也就何必强融呢?按母亲的话说,一家人属我最爱我爸了。不过也是,当初没人向着我,哥哥也管不住事,只有父亲可以给我多一些庇护。自然而然地就对他产生了一种由心生的依赖和敬意。
每当父亲醉后言论时,我都气极而去,认为是消费时间,但又每每是受益而回。少数服从多数,就算我不怎么厌恶父亲喝酒但母亲他们不愿意呀!成天说,成夜囔的。父亲也说过几次要戒酒,不过都是徒然,没坚持几天就废了。尤其让我相信的一次,仅仅坚持了两个月。
在《愁怨烦心》里说过,那段时间父亲和母亲吵架,差点就要散伙了。不过好在母亲善良,最终还是原谅了父亲,那次父亲也决意了,说是要戒酒,开始还真的像回事,滴酒不沾的,甚至连看也不带看一眼的。那之后不多久,我们也放心了不少,便同意让父亲少喝点酒。好像,那之后父亲还真没喝多过一次。
而在几个月前,一切都变了。我们一起回姥姥家过年,一天该我们家请客了,摆了足足有八桌,所有饭菜都是父亲一个人做的,色美象佳也不知道比别人家里糊弄做的要强上多少倍。孩子们,老人们胃口也好了许多,好几天没见过光盘了,而在那天饭菜还不够吃的,我们一家脸上挂的都是笑,有面子,傲人呐!父亲对大伙说:这叫‘一路酒席,对付一路宾朋!’客人们以笑代言,忙着吃饭喝酒去了。本应该是一桩好事的,却不知是什么时候就变了味儿。菜过三巡,饭过五味。父亲忙完,休息了一会,就被叫去陪人打牌了。这次喝得是有点多,不过春节非平日,再加上都是老丈人这边的兄弟,也是难免,母亲也就没在说什么。
打了几把后,父亲去掏装在充电手机壳里的五百块钱,摸腾了半天也不见着,这才看了看呀!没了!他迷迷瞪瞪地一拐一拐向姥姥走去,刻意但又没能小声地说:妈我手机壳里的钱不知(zhāo)被谁拿了
和我姥姥坐在一起打麻将的几位姑奶奶,姑老爷,都听见了,还没等我姥姥反应过来,他们就气的要死,说:是谁拿了小有(父亲小名)的钱?不可能,咱家不出这种人,谁拿错了赶紧拿来!
尽管他们如何用客套的话,拐外抹角地问了一圈,也每一个人承认的。虽然很不好受,毕竟都是老丈母娘家的亲戚,不过事实摆在面前。父亲站起来一脸恶心地怒斥道:还真是一家人!和老子耍这心眼?看不上我家这残羹冷炙赶紧滚蛋!
气氛一下子僵了,都是大眼瞪小眼的,也不知是怎样才好。姥姥说了不少好话,说是喝多了,开车来累了的,才把各位先劝和气了。客人都走了后,姥姥说了几句父亲,虽说丢了钱,但丢了也就丢了,别说出来,不然以后怎么来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